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世界史
阿斯帕西娅古典形象探究
论埃及方尖碑在罗马帝国的象征意义--以奥古斯都时代为例
宣誓与古希腊城邦政治
古希腊生活中的污染与净化问题研究
外族入侵与不列颠凯尔特人的变迁--从罗马征服到撒克逊入侵
美国与古巴围绕劫机问题的沟通与合作(1968-1973)
国际妇女选举权同盟研究(1904-1926)
中日航空协定谈判
试论古罗马家庭--从共和晚期到帝国早期
试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东方”概念与“西方”概念的起源与变迁
日本战败与巴西日本移民社会
英国东印度公司与尼泊尔关系探究(1757-1858)
古罗马女性社会参与的变化研究
古希腊人在黑海沿岸的殖民活动研究
印度文化在占婆的传播及影响
中国留印海员战时工作队研究(1942-1945)
罗马在不列颠的经营
佉卢文文书所见鄯善国的奴隶与农奴
二战期间南海区域国家对日本侵略的不同态度与应对
20世纪50年代苏联对华军事援助研究
1969:世界军事发展的转折点
帕提亚与丝绸之路关系研究
贝利撒留研究
斯特拉波研究--一个行省精英的文化归属和身份认同
古罗马保民官制度演变及其在共和后期土地改革中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发展模式转换
司戴德“满洲开发计划”研究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
古巴比伦时期西帕尔地区不动产契约研究
查士丁尼时代军事战略研究
冷战时期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研究(1960-1978)
英诺森三世与十字军运动
20世纪下半叶“运动”社会中的个人选择--布和特木尔讲述的自传体口述史
查科战争与国联(1932-1935)
19、20世纪耶路撒冷犹太社团发展研究
希腊化时期的阿卡亚同盟研究
迦太基海外殖民研究
加里波利战役研究
11世纪拜占廷女皇现象研究
民主德国与中越朝关系研究(1960-1977)
论太平洋战争时期中美英三国在缅甸战场的合作与分歧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山东地区的华工招募
赛义德“东方主义”理论评析
威尼斯城市共和国与奥斯曼帝国商贸关系研究(1453-1718)
甲午海战前夕中、朝、日三国皇权观念背后的崇高观念
12、13世纪的教皇国及其管理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统制
布罗代尔长时段理论观照下的阿提卡--雅典僭政的历史地理学分析
古希腊兵种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城邦政体的影响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