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少数民族文学
试谈藏族新诗的思想精神
论安多拉伊的发展及其特点
试论藏族文学语言的结构与特征
《福乐智慧》死亡观的美学探讨
市场经济与蒙古族文学
论近现代科尔沁叙事民歌的审美特征
民间艺人穆·布仁初古拉演述的《布迪嘎拉巴可汗》的研究
乌拉特固始诺敏达来及其作品研究
后现代主义与蒙古族文学
边地叙事与异域性文化想象--以藏区文学为例
《蒙古秘史》战争描写考略
从民俗的角度探析蒙古族谜语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在新时期蒙古族文学中的复苏与发展
人文主义精神内容在蒙古文学中的演变及发展价值
蒙古族史诗中的人生观研究
史料建设·历史叙述·研究视角--对乌·苏古拉文学史写作与文论研究
文学批评与美学探索--贺·宝音巴图的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谁在边缘深处低吟--新时期少数民族女诗人汉语写作论
苗族文学中的英雄情结与审美意识
梅山图考
旅游语境中民族民间文学生存空间的拓展和传承--以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调查为例
欲望的表达与救赎--凡一平城市小说论
同质异韵之美--壮族、越族、芒族神话传说的生态美审视
从《走进京岛》看京族文化的融合性
民族性的追寻与诉求--建国后少数民族文学史民族性缺失问题思考
女性主体意识的失落与高扬--当代壮族家族小说中家族女性形象论
侗族“民族作家”的族群想象及其叙事--以张泽忠、田均权、潘年英为例
日、月神话与生态存在论:一种新的解析范式
十七年民族作家的创作心态与文学追求
达斡尔族民间文学与宗教信仰初探
论当代中国朝鲜族移民题材小说的民族性--以《苦难的年代》、《泪洒豆满江》为中心
金学铁的狱中体验文学研究
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朝鲜族女性小说的女性意识研究
叙事民歌口头叙事研究
关于新时期蒙古文小说翻译中的文化学问题
新时期以来蒙古文报告文学的特征
新时期蒙古族小说思潮浅析--作家“自述”论
伊希丹津旺吉勒诗歌创作研究
20世纪后20年蒙古小说批评的三大特点
尹湛纳希诗画对称的创作研究
《青颈鸟的故事》和《青颈鸟传》的比较研究
蒙古族“兀格”体裁作品研究
纳·赛希雅拉图蒙文诗的形式研究
蒙古文报刊与蒙古族现代文学(1946—1949)
科尔沁民歌所反映的社会民俗研究
清代御制分类文鉴研究
蒙古文学体裁历史研究
城市化潮流中的蒙古文小说研究
阿珠·莫日根的形象与相关母题之文化解读
其木德道尔吉作品审美研究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