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少数民族文学论文

十七年民族作家的创作心态与文学追求

内容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章 十七年民族作家群的形成及文学史地位第11-21页
 第一节 文学地理的周边崛起第11-14页
 第二节 复杂多元的作家构成第14-16页
 第三节 民族文化生态发展演进的必然结果第16-19页
 第四节 当代民族文学的重大开启与曲折前行第19-21页
第二章 十七年民族作家的创作心态与身份意识第21-46页
 第一节 十七年民族作家的创作心态第22-29页
  1、使命负载与两极化思维第22-24页
  2、英雄狂欢与乌托邦精神第24-25页
  3、颂扬配合与批判尝试第25-26页
  4、潜在忧虑与边缘沉思第26-28页
  5、身份意识与发现自我第28-29页
 第二节 民族意识:从封闭自在、自然流露到初步唤醒第29-35页
  1、重审十七年民族文学创作主体的民族意识第30-31页
  2、从封闭潜在状态到纯朴自然流露第31-33页
  3、从“外部唤醒”到“内部觉醒”第33-35页
 第三节 国族意识:从多元到一体的强烈展示第35-39页
 第四节 乡土意识:从地域突破到乡村视野关照第39-43页
 第五节 人的意识:从人的解放到多民族的混声合唱第43-46页
第三章 十七年民族作家的文学追求第46-61页
 第一节 超越民间:走向当代的文艺步伐第47-52页
  1、“中介”形态杂带“民间印痕”第47-49页
  2、共鸣结构跨越“艺人图式”第49-50页
  3、超越民族自我的“艺术涅槃”第50-52页
 第二节 同构汉文学:摹仿与跟进的文学倾向第52-56页
  1、摹仿跟进:艺术构建的便捷选择第53-54页
  2、利弊互现:同构认知的逻辑起点第54-55页
  3、创新自我:似与不似之间的审美辨证第55-56页
 第三节 多样尝试:多维文化的艺术追寻第56-61页
  1、多样生活的理解选择第56-57页
  2、多样形式的探索尝试第57-59页
  3、多元文化的历史跨越第59-61页
结语第61-62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62-64页
后记第64-65页
左尚鸿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最新主要学术作品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反恐案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英美法禁止双重危险规则探究--以观念的融合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