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全身性疾病
--
免疫性疾病
--
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
--
红斑狼疮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早期狼疮性脑病的研究
ROS对SLE患者骨髓MSCs细胞骨架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紫外线诱导表达的Chemerin对狼疮皮损局部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归巢及活化作用的研究
白介素-6在活化淋巴细胞来源的DNA(ALD-DNA)诱导的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机制的初步研究
100例女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的骨量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M2b型巨噬细胞microRNA表达谱的动态变化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
自发性SLE小鼠模型肾脏浸润T细胞的特性研究
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1对BXSB小鼠的影响
狼疮模型鼠各脏器TCR Vβ基因的表达及T细胞克隆性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造血干/祖细胞异常及免疫调节治疗的研究
胸腺及T细胞分化异常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及免疫调节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DNA甲基化状态与趋化因子受体表达水平的研究
MRL/lpr小鼠肾损伤及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
糖皮质激素治疗的SLE患者类固醇性高血糖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紫外光相关micro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CD4~+T细胞中的差异表达谱分析及其靶基因预测的研究
miR-146a及其靶基因IRAK-1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磁共振功能成像方法评价P选择素单抗对狼疮性肾炎肾损害的干预作用
常见诱发因素加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制研究
循环miR-130b-3p在狼疮性肾炎进展中的作用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右心室早期收缩与舒张功能
急性狼疮性肺炎(ALP)的治疗概述
他克莫司诱导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meta分析
PTPN22 C1858T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的Meta分析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的研究
RANKL在非绝经期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狼疮肾炎病理分型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诊断的相关性
锌指蛋白ZBTB20及B细胞异常活化与SLE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oll样受体9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PI3K/Akt信号通路在狼疮性肾炎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T辅助细胞亚群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复发患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人鼠嵌合B7-2抗体对狼疮样肾病型的免疫干预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
DYYG化合物通过刺激调节性T细胞对狼疮性肾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靶向多亚型IFNα的新表位全人源单抗的体外亲和力成熟
人参皂苷Rg1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EB病毒潜伏期基因与Ⅰ型干扰素诱导基因的相关关系研究
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探讨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IL-23/IL-17炎症轴及TL1A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LL-37、IFN-α及IL-17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ANCA阳性的临床意义探讨
两种评估重症狼疮方法比较及重症相关因素与预后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著增加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NETs的产生
组织原位记忆T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表达及与皮损的相关性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可溶性协同共刺激分子ICOSL和VTCN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与器官累积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致SLE患者贫血的红细胞凋亡损伤研究
血清Gal-3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自噬相关基因mTOR,Becline-1,LC3和p62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