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海洋学
--
海洋基础科学
--
海洋气象学
西北太平洋年际和季内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
环渤海低能见度分析及短期预报方法研究
大连湾海域CO2、CH4和N2O的分布及海—气交换通量研究
利用卫星SAR图像研究黄渤海大气边界层波动
海洋气象导航服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个简单的印—太海气耦合模式
北太平洋局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主模态的比较研究
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块体法计算海气通量的误差估计与船基海气通量计算
热带西太平洋大气季节内振荡与EL Nino关系研究
青岛近海夏季海雾年际变化的低空气象水文条件分析--关于水汽来源的讨论
高压系统影响下黄海海雾的形成机制研究
初夏850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气候特征及分析
北大西洋海雾发生频率的气候学特征
东海黑潮区海洋锋的区域气候学效应
基于一阶线性斜压Rossby波模型的北大西洋海表温度低频变异的可预测性研究
热带、副热带西北太平洋海平面低频变化机制的研究
典型黄海平流海雾形成机制的研究
海—气动量通量及海洋大气边界层湍流特征分析
导管架平台设计中的海洋水文气象参数的统计计算
黄海雾季开始日期的确定及其年际变化
热带季风、海陆热力差异在东亚副热带季风中的作用
北太平洋上层海洋热收支研究
基于BCC_GODAS2.0的20年历史海洋资料再分析
西太平洋北赤道流分叉的年际变化及其海洋与大气耦合响应特征
南海中尺度涡的时空特征研究
全球变暖对北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
中国近海大气波导的统计特征分析及演变机理的数值研究
北太平洋风生环流变异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反馈
登陆后不同路径再入海台风的观测分析与数值研究
印度洋偶极子东西极演变机制及联系
多传感器卫星数据黑潮变异研究
两类ENSO事件的监测及大气的响应
北太平洋经向热盐输送研究
南海大气边界层湍流结构及输送特征
北太平洋无风带位置的变化及其对ENSO的响应
黄东海大气边界层高度时空变化特征
夏季黄海表面冷水对大气边界层及海雾的影响
基于MODIS卫星资料海雾反演及适用性分析
2006春季珠江口海岸带近地面层湍流结构与热通量的观测研究
基于危险率分析的风浪参数联合设计标准研究
卫星海表温度日变化校正研究
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对北大西洋高纬度淡水强迫的响应过程和机制
垂直风切变对大西洋飓风波尼(1998)结构与强度的影响
2009/2010冬季中国气温异常及其对海表温度的遥响应
全球海气碳通量年际变化的数值模拟
南印度洋偶极子的特征和机理及其与ENSO的关系探讨
巴拉望岛西北海域夏季净热通量极小值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北太平洋Hadley环流纬向结构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亚印太区域海气热通量变化与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关系
热带西太平洋北赤道流年际变化主要特征与驱动机制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