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卫星SAR图像研究黄渤海大气边界层波动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大气边界层波动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 ·早期研究 | 第11-13页 |
| ·利用SAR 研究海洋大气边界层波动 | 第13-14页 |
| ·主要任务和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资料和数据 | 第15-22页 |
| ·卫星遥感数据 | 第15-21页 |
| ·欧洲ENVISAT 卫星ASAR 影像 | 第15-17页 |
| ·加拿大RADARSAT-1 卫星SAR 影像 | 第17-18页 |
| ·美国MODIS 卫星数据 | 第18-21页 |
| ·气象数据 | 第21-22页 |
| ·无线电探空数据 | 第21页 |
| ·月逐日降水、气温数据 | 第21页 |
| ·地面天气图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2-27页 |
| ·地理环境 | 第23-26页 |
| ·海区地理 | 第23-24页 |
| ·周边陆地地形 | 第24-26页 |
| ·气候特征 | 第26-27页 |
| 第四章 海洋大气边界层波动动力学基础 | 第27-51页 |
| ·大气边界层 | 第27-33页 |
| ·大气边界层的基本结构 | 第28-29页 |
| ·大气边界层的日变化 | 第29-31页 |
| ·海洋和海陆过渡型大气边界层 | 第31-33页 |
| ·大气波动的类型和特征 | 第33-38页 |
| ·声波 | 第34页 |
| ·重力波 | 第34-36页 |
| ·惯性重力波 | 第36-37页 |
| ·长波 | 第37-38页 |
| ·表征大气波动的主要气象要素及其探测方法 | 第38-41页 |
| ·直接测量方法 | 第39-40页 |
| ·遥感测量方法 | 第40-41页 |
| ·动力学基础 | 第41-51页 |
| ·基本动力方程 | 第42-48页 |
| ·层化大气模型 | 第48-49页 |
| ·层化大气的边界条件 | 第49-51页 |
| 第五章 离岸下山风形成的大气重力波 | 第51-66页 |
| ·下山风 | 第51-54页 |
| ·下山风的成因 | 第52页 |
| ·下山风的主要特征 | 第52-54页 |
| ·离岸下山风与其产生的大气波动 | 第54-59页 |
| ·动力学机制 | 第54-58页 |
| ·波动的主要特征 | 第58-59页 |
| ·大气重力波实例分析 | 第59页 |
| ·数据资料解译 | 第59-65页 |
| ·模型与实测的对比分析 | 第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六章 大气锋面形成的大气重力波 | 第66-106页 |
| ·锋面和地面锋 | 第66-69页 |
| ·气象要素特征 | 第67-69页 |
| ·黄渤海大气锋面重力波统计 | 第69-73页 |
| ·大气锋面波实例分析(一) | 第73-86页 |
| ·数据资料解译 | 第74-77页 |
| ·动力学解释 | 第77-84页 |
| ·模型与实测对比 | 第84-86页 |
| ·大气锋面波实例分析(二) | 第86-104页 |
| ·数据资料解译 | 第86-95页 |
| ·动力学解释 | 第95-103页 |
| ·模型与实测对比 | 第103-104页 |
| ·大气锋面波的特征 | 第104-10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6-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12页 |
| 致谢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