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缩略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1页 |
1 我国龙眼的生产现状 | 第13-14页 |
2 龙眼的加工利用现状 | 第14-18页 |
3 水果香气成分的研究 | 第18-25页 |
·香气生物合成 | 第18-25页 |
·以氨基酸为前体的生物合成 | 第18-20页 |
·以脂肪酸为前体的生物合成 | 第20-24页 |
·亚油酸合成途径 | 第21-22页 |
·亚麻酸合成途径 | 第22-23页 |
·由β-氧化产生的嗅感物 | 第23-24页 |
·以单糖、糖苷为前体的生物合成 | 第24-25页 |
·果实特征香气 | 第25页 |
4 水果风味物质的提取及分析方法 | 第25-29页 |
·风味物质的提取方法 | 第25-27页 |
·风味物质的分析技术 | 第27-28页 |
·HS-SPME在水果香气物质分析上的应用 | 第28-29页 |
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9-31页 |
第二章 HS-SPME-GC-MS技术用于龙眼汁(储良)香气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31-4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1-34页 |
·试验材料 | 第31-32页 |
·试验原料 | 第31页 |
·主要试验仪器与试剂 | 第31-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2-34页 |
·果汁样品的制备 | 第32页 |
·固相微萃取法提取龙眼果汁香气成分的单因素实验 | 第32-33页 |
·萃取纤维头的选择 | 第32页 |
·萃取平衡时间的选择 | 第32页 |
·萃取时间的选择 | 第32页 |
·萃取温度的选择 | 第32-33页 |
·NaCl加量的选择 | 第33页 |
·固相微萃取SPME参数条件的确定 | 第33页 |
·色谱和质谱条件 | 第33-34页 |
·质谱检索和保留指数相结合的二维定性方法和内标半定量方法 | 第34页 |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 第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45页 |
·SPME萃取效果的单因素实验 | 第34-39页 |
·不同纤维涂层对果汁芳香成分萃取效率的影响 | 第34-37页 |
·萃取平衡时间的选择 | 第37-38页 |
·萃取时间的选择 | 第38页 |
·萃取温度的选择 | 第38-39页 |
·NaCl加量的选择 | 第39页 |
·实验最佳条件的确立 | 第39-43页 |
·回归方程的建立与检测 | 第39-41页 |
·双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 第41-42页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龙眼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 第43-45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第三章 不同品种龙眼汁香气成分 | 第47-6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7-49页 |
·试验材料 | 第47页 |
·试验原料 | 第47页 |
·主要试验仪器与试剂 | 第47页 |
·试验方法 | 第47-49页 |
·果汁样品的制备 | 第47-48页 |
·质谱检索和保留指数相结合的二维定性方法和内标半定量方法 | 第48-4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60页 |
·不同品种龙眼汁的芳香成分分析 | 第49-56页 |
·不同品种龙眼汁芳香组分的种类构成 | 第56页 |
·不同品种龙眼汁芳香组分的含量比较 | 第56-60页 |
·萜烯类物质的比较 | 第56-57页 |
·醇类物质的比较 | 第57页 |
·酯类物质的比较 | 第57-58页 |
·醛类物质的比较 | 第58-59页 |
·酮类物质的比较 | 第59-60页 |
·酸类物质的比较 | 第60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60-63页 |
·结论 | 第60页 |
·讨论 | 第60-63页 |
第四章 龙眼芳香成分与呈味物质相关性分析 | 第63-7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3-68页 |
·试验材料 | 第63-64页 |
·试验原料 | 第63页 |
·主要试验仪器与试剂 | 第63-64页 |
·试验方法 | 第64-68页 |
·龙眼物化性质的测定 | 第64-65页 |
·糖酸组分的HPLC测定 | 第65-66页 |
·芳香物质的检测 | 第66页 |
·气相色谱和质谱条件 | 第66-67页 |
·质谱检索和保留指数相结合的二维定性方法和内标半定量方法 | 第67页 |
·数理统计分析 | 第67-6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8-71页 |
·不同龙眼品种物化常数的测定 | 第68页 |
·糖组分的测定 | 第68-69页 |
·有机酸的测定 | 第69页 |
·不同品种龙眼主要芳香成分比较 | 第69-70页 |
·各呈味物质与芳香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 第70-71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71-73页 |
第五章 加工单元对龙眼汁中芳香成分的影响 | 第73-8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73-75页 |
·试验材料 | 第73-74页 |
·试验原料 | 第73-74页 |
·主要试验仪器与试剂 | 第74页 |
·试验方法 | 第74-75页 |
·果汁样品的制备 | 第74页 |
·色谱和质谱条件 | 第74-75页 |
·质谱检索和保留指数相结合的二维定性方法和内标半定量方法 | 第75页 |
·数理统计分析 | 第7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5-83页 |
·加工单元中萜烯类成分的变化 | 第78-79页 |
·加工单元中醇类成分的变化 | 第79-80页 |
·加工单元中酯类成分的变化 | 第80-81页 |
·加工单元中醛类成分的变化 | 第81-82页 |
·加工单元中酮类成分的变化 | 第82-83页 |
·加工单元中酸类成分的变化 | 第83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83-85页 |
全文总结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