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引言 | 第9-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 初、高中课程标准和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体例的不同 | 第9页 |
2.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高中历史教学中遇到的衔接困难 | 第9-10页 |
3. 初、高中学生能力要求的差异 | 第10页 |
4. 高考《考试大纲》的明确规定 | 第10页 |
(二)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1.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5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一) 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 对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衔接的研究 | 第15页 |
2. 对初、高中历史教法衔接的研究 | 第15页 |
3. 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策略的研究 | 第15-17页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9页 |
1. 教学,历史教学 | 第17页 |
2. 衔接,历史教学衔接 | 第17-19页 |
三、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页 |
(二)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9-21页 |
四、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问题及策略 | 第21-51页 |
(一)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 第21-30页 |
1. 初、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的层次和要求不同带来的问题 | 第21-22页 |
2. 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的差异带来的问题 | 第22-23页 |
3. 初、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差异产生的问题 | 第23-25页 |
4. 初、高中历史教法不同产生的问题 | 第25-28页 |
5. 初中学生业已形成的学习习惯带来的问题 | 第28-29页 |
6. 高中历史教师不了解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带来的问题 | 第29-30页 |
7. 受地区经济发展、教育理念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带来的问题 | 第30页 |
(二)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策略 | 第30-51页 |
1. 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内容,用好课程标准 | 第30-32页 |
2. 正确解读三维目标,落实好三维目标 | 第32-35页 |
3. 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衔接 | 第35-36页 |
4. 促进初、高中历史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 第36-37页 |
5. 提升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 第37-41页 |
6. 初、高中历史教法、学法衔接的策略 | 第41-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