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历史论文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问题及策略研究--以河西地区金塔县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一、引言第9-15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 初、高中课程标准和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体例的不同第9页
        2.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高中历史教学中遇到的衔接困难第9-10页
        3. 初、高中学生能力要求的差异第10页
        4. 高考《考试大纲》的明确规定第10页
    (二)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0-11页
        1. 研究的目的第10页
        2.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1-15页
        1. 研究思路第11-12页
        2. 研究方法第12-15页
二、文献综述第15-19页
    (一) 研究现状第15-17页
        1. 对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衔接的研究第15页
        2. 对初、高中历史教法衔接的研究第15页
        3. 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策略的研究第15-17页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7-19页
        1. 教学,历史教学第17页
        2. 衔接,历史教学衔接第17-19页
三、理论基础第19-21页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9页
    (二)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19-21页
四、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问题及策略第21-51页
    (一)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第21-30页
        1. 初、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的层次和要求不同带来的问题第21-22页
        2. 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的差异带来的问题第22-23页
        3. 初、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差异产生的问题第23-25页
        4. 初、高中历史教法不同产生的问题第25-28页
        5. 初中学生业已形成的学习习惯带来的问题第28-29页
        6. 高中历史教师不了解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带来的问题第29-30页
        7. 受地区经济发展、教育理念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带来的问题第30页
    (二)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策略第30-51页
        1. 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内容,用好课程标准第30-32页
        2. 正确解读三维目标,落实好三维目标第32-35页
        3. 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衔接第35-36页
        4. 促进初、高中历史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第36-37页
        5. 提升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第37-41页
        6. 初、高中历史教法、学法衔接的策略第41-51页
结语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录第56-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原因与对策
下一篇: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行动研究--以兰州市S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