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一)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 第13页 |
(二)地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13-14页 |
(三)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培养现状存在不足 | 第14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一)有助于凸显地理学科的价值 | 第14页 |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第14-15页 |
(三)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 第15页 |
(四)有利于地理教师专业发展 | 第15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9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5-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9-29页 |
一、核心概念 | 第19-22页 |
(一)思维 | 第19页 |
(二)批判性思维 | 第19-22页 |
(三)地理批判性思维 | 第22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一)主体发展理论 | 第22-23页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3页 |
(三)认知学习理论 | 第23-24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24-29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三)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高中地理课程中蕴含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内容分析 | 第29-35页 |
一、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分析 | 第29-31页 |
(一)必修一课标分析 | 第29-30页 |
(二)必修二课标分析 | 第30-31页 |
二、高中地理教材分析 | 第31-35页 |
(一)必修一教材分析 | 第32页 |
(二)必修二教材分析 | 第32-35页 |
第四章 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培养现状调查 | 第35-45页 |
一、基于试题分析 | 第35-39页 |
(一)分析对象 | 第35页 |
(二)试题内容 | 第35-37页 |
(三)试题检验 | 第37页 |
(四)试卷分析 | 第37-39页 |
二、基于教师的问卷调查 | 第39-43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39页 |
(二)问卷编制 | 第39页 |
(三)调查实施 | 第39页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第39-43页 |
三、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 第45-53页 |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 第45-47页 |
(一)改变传统地理教育观念,增加师生互动 | 第45-46页 |
(二)尊重学生的独立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 第46页 |
(三)鼓励学生提出质疑,促进批判性思维培养 | 第46-47页 |
二、提高地理教师批判性思维能力 | 第47-48页 |
(一)开展相关教学研究活动 | 第47页 |
(二)鼓励教师互相学习 | 第47-48页 |
(三)坚持做地理教学反思 | 第48页 |
三、优化地理教学方式 | 第48-52页 |
(一)加强地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 第48-50页 |
(二)倡导地理探究式教学 | 第50-51页 |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 第51-52页 |
四、选取适合的地理教材内容 | 第52-53页 |
(一)增加开放探究题的练习 | 第52页 |
(二)注重选取具有对比性的知识点 | 第52-53页 |
第六章 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 | 第53-59页 |
一、《气旋与反气旋》教学设计要素分析 | 第53-54页 |
(一)课标分析 | 第53页 |
(二)教材分析 | 第53页 |
(三)学情分析 | 第53-54页 |
(四)教学目标 | 第54页 |
(五)重点难点 | 第54页 |
(六)教学方法 | 第54页 |
二、《气旋与反气旋》教学设计 | 第54-59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59-61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59-60页 |
(一)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现状不乐观 | 第59页 |
(二)阻碍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主要因素来自教师 | 第59页 |
(三)提出了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 第59-60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60页 |
三、不足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A “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 第65-67页 |
附录B “批判思维要素模型”内容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