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薪酬体系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3.1 国外薪酬体系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薪酬体系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7-19页 |
1.4.1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7页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RY集团薪酬体系现状及问题原因分析 | 第19-32页 |
2.1 RY集团基本情况 | 第19-20页 |
2.2 RY集团原有薪酬体系状况 | 第20-23页 |
2.2.1 薪酬结构组成 | 第21-22页 |
2.2.2 绩效考核与激励 | 第22-23页 |
2.2.3 薪酬标准执行情况 | 第23页 |
2.3 RY集团原有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3-30页 |
2.3.1 薪酬结构简单 | 第26-27页 |
2.3.2 缺乏规范的薪酬管理流程 | 第27页 |
2.3.3 员工薪酬缺乏公平性 | 第27-30页 |
2.3.4 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 第30页 |
2.4 RY集团薪酬体系存在的原因分析 | 第30-31页 |
2.4.1 企业自身成长特点的影响 | 第30-31页 |
2.4.2 缺乏薪酬管理的科学理念 | 第31页 |
2.4.3 薪酬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脱节 | 第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RY集团薪酬体系优化设计 | 第32-49页 |
3.1 RY集团薪酬体系设计的总体构思 | 第32-33页 |
3.1.1 薪酬体系设计的思路 | 第32页 |
3.1.2 薪酬体系设计的原则 | 第32-33页 |
3.2 RY集团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估 | 第33-39页 |
3.2.1 RY集团工作分析 | 第33-34页 |
3.2.2 RY集团岗位价值评估 | 第34-38页 |
3.2.3 建立RY集团职位体系 | 第38-39页 |
3.3 确定RY集团薪酬策略 | 第39-41页 |
3.3.1 确定RY集团的薪酬水平策略 | 第39-40页 |
3.3.2 确定薪酬结构的策略 | 第40-41页 |
3.4 编制RY集团薪等薪级对照表 | 第41-43页 |
3.5 RY集团薪酬体系的建立 | 第43-48页 |
3.5.1 岗位薪酬结构 | 第43-46页 |
3.5.2 绩效管理 | 第46-47页 |
3.5.3 福利与津贴 | 第47-4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RY集团薪酬体系的实施及保障措施 | 第49-59页 |
4.1 RY集团薪酬优化方案的实施 | 第49-53页 |
4.1.1 薪酬体系推进的实施步骤及要点 | 第49-50页 |
4.1.2 薪酬优化方案的实施中对应的绩效指标的设计 | 第50-51页 |
4.1.3 薪酬优化方案实施中的绩效管理 | 第51-53页 |
4.2 RY集团各级岗位人员薪酬水平的调整 | 第53-55页 |
4.2.1 公司薪酬的整理调整 | 第53页 |
4.2.2 岗位人员薪酬的个别调整 | 第53-55页 |
4.3 RY集团薪酬体系方案推行的保障措施 | 第55-57页 |
4.3.1 组织保障与领导支持 | 第55-56页 |
4.3.2 培训与沟通的保障机制 | 第56页 |
4.3.3 人力资源制度保障 | 第56-57页 |
4.3.4 对薪酬总额的控制保障 | 第57页 |
4.4 对RY薪酬激励体系的未来展望 | 第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71页 |
后记 | 第71-72页 |
个人简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