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KJ公司绩效管理体系方案设计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的主要框架、内容与方法 | 第10-13页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2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理论研究综述 | 第15-25页 |
2.1 绩效管理的起源、现状 | 第15-18页 |
2.1.1 绩效管理的定义、内涵 | 第15-16页 |
2.1.2 国外绩效管理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2.1.3 国内绩效管理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2.2 企业常用绩效考核方法介绍 | 第18-24页 |
2.2.1 目标管理法(MBO) | 第18-20页 |
2.2.2 关键绩效指标法(KPI) | 第20-21页 |
2.2.3 平衡计分卡(BSC) | 第21-22页 |
2.2.4 360度评估绩效考核法 | 第22-24页 |
2.3 当前企业绩效管理现状研究 | 第24-25页 |
第三章 QKJ公司绩效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5-31页 |
3.1 公司简介 | 第25-27页 |
3.1.1 公司现状介绍 | 第25-26页 |
3.1.2 公司组织结构情况 | 第26页 |
3.1.3 公司现行的绩效管理现状 | 第26-27页 |
3.2 公司现行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及分析 | 第27-31页 |
3.2.1 缺乏对绩效管理的正确认知 | 第27-28页 |
3.2.2 缺乏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和制度 | 第28页 |
3.2.3 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 | 第28-29页 |
3.2.4 缺乏绩效辅导和有效沟通 | 第29页 |
3.2.5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比较单一 | 第29-30页 |
3.2.6 尚未建立绩效考核申诉机制 | 第30-31页 |
第四章 QKJ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 | 第31-38页 |
4.1 公司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思路 | 第31-33页 |
4.1.1 设计目标 | 第31页 |
4.1.2 设计原则 | 第31-32页 |
4.1.3 总体架构 | 第32-33页 |
4.2 公司绩效考核内容与方式 | 第33-34页 |
4.2.1 考核对象 | 第33页 |
4.2.2 考核周期 | 第33-34页 |
4.2.3 考核关系 | 第34页 |
4.3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第34-38页 |
4.3.1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逻辑框架 | 第34-35页 |
4.3.2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35-36页 |
4.3.3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步骤 | 第36-38页 |
第五章 QKJ公司绩效管理方案的实施 | 第38-46页 |
5.1 绩效管理实施流程 | 第38-39页 |
5.1.1 月度/季度绩效考核的实施 | 第38页 |
5.1.2 年度绩效考核的实施 | 第38-39页 |
5.2 绩效考核结果的计算和应用 | 第39-42页 |
5.2.1 绩效考核结果的计算 | 第39-40页 |
5.2.2 绩效考核等级及考核系数的确定 | 第40页 |
5.2.3 绩效考核等级分布比例限制 | 第40-41页 |
5.2.4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 第41-42页 |
5.3 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42-46页 |
5.3.1 绩效考核的组织机构 | 第42-43页 |
5.3.2 考核结果的申诉机制 | 第43-44页 |
5.3.3 绩效管理文件管理 | 第44页 |
5.3.4 绩效考核文件查阅权限 | 第44页 |
5.3.5 绩效管理制度的修订 | 第44-46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46-4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一 | 第51-54页 |
附录二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