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古代词汇论文

《容斋随笔》名物词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9-15页
    第一节 《容斋随笔》概述及版本考证第9-10页
        一、《容斋随笔》第9-10页
        二、版本考证第10页
    第二节 《容斋随笔》名物词的研究现状第10-13页
        一、名物词研究第10-12页
        二、《容斋随笔》研究第12-13页
    第三节 《容斋随笔》名物词的研究意义第13-14页
    第四节 《容斋随笔》名物词的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一章 《容斋随笔》名物词概貌第15-55页
    第一节 “名物”的定义和名物词的确定第15-16页
    第二节 《容斋随笔》名物词的选取范围及标准第16-19页
    第三节 《容斋随笔》名物词的分类描述第19-55页
        一、地物类第19页
        二、甸邑类第19-22页
        三、动植物类第22-27页
        四、服冕类第27-29页
        五、符信类第29-31页
        六、宫室类第31页
        七、官爵类第31-41页
        八、剂量类第41-43页
        九、疾医类第43-44页
        十、器物类第44-49页
        十一、世俗类第49-50页
        十二、星卜类第50-52页
        十三、饮食类第52-53页
        十四、宗教类第53-55页
第二章 《容斋随笔》名物词音义结构分析及理据探源第55-74页
    第一节 单音节名物词音义结合的特点分析第56-59页
        一、单音节名物词的分布第56-57页
        二、单音节名物词的音形义结合特点与类属划分的关系第57-59页
    第二节 复音节名物词的结构分析第59-64页
        一、单纯词第59-60页
        二、合成词第60-64页
    第三节 复音节名物词命名理据探源第64-70页
        一、语音理据第65页
        二、合成理据第65-66页
        三、修辞理据第66-67页
        四、功用理据第67页
        五、形象理据第67-68页
        六、感觉理据第68页
        七、位置理据第68-69页
        八、属性理据第69-70页
    第四节 《容斋随笔》中的宋代名物词考察第70-74页
        一、宋代名物词概况第70-71页
        二、宋代名物词的词义特点第71-74页
第三章 《容斋随笔》特殊名物词研究第74-91页
    第一节 《容斋随笔》名物词特殊的名实关系第74-80页
        一、“同名异实”现象分析第74-75页
        二、“同实异名”现象分析第75-80页
    第二节 《容斋随笔》俗名物词分析第80-91页
        一、《容斋随笔》俗名物词个例考察第81-86页
        二、影响俗名物词产生的因素第86-91页
第四章 《容斋随笔》名物词研究与《汉语大词典》修订第91-99页
    第一节 增补《大词典》失收条目第91-96页
    第二节 为《大词典》提供书证材料第96-99页
        一、补充书证第96页
        二、提供更早书证第96-99页
结语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5页
致谢第105-10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V下来”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下一篇:基于图式理论的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