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背景下课堂教学互动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3 研究内容第9页
    1.4 研究方法第9-10页
    1.5 相关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概述第10-18页
        1.5.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0-11页
        1.5.2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研究现状第11-13页
        1.5.3 课堂教学互动研究现状第13-14页
        1.5.4 信息技术融入的课堂教学互动行为研究第14-18页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环境对课堂教学的支持第18-26页
    2.1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环境介绍第18-24页
        2.1.1 备课第19-20页
        2.1.2 授课第20-22页
        2.1.3 手机控制第22-23页
        2.1.4 互动课堂第23-24页
    2.2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方案教学优势第24-26页
第三章 互动量表的设计及分析平台的确定第26-40页
    3.1 研究工具设计第26-33页
        3.1.1 前人的研究第26-29页
        3.1.2 课堂互动行为研究工具设计第29-31页
        3.1.3 课堂互动质量研究工具设计第31-33页
    3.2 数据分析平台的介绍第33-35页
    3.3 课堂教学互动数据采集说明及分析方法第35-40页
        3.3.1 数据采集说明第35-37页
        3.3.2 分析方法第37-40页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背景下课堂教学互动典型课例第40-62页
    4.1 典型课例选取第40页
    4.2 典型课例分析第40-62页
        4.2.1 教学课例一: 适当运用资源,辅助思维发展第40-47页
        4.2.2 教学课例二: 巧用反馈技术,开展基于证据的学习第47-54页
        4.2.3 教学课例三: 巧借学科工具,开展探究性学习第54-62页
第五章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背景下课堂教学互动行为分析第62-84页
    5.1 互动行为转化及课堂分布分析第62-66页
    5.2 重叠互动行为比较分析第66-77页
    5.3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背景下课堂教学互动质量分析第77-84页
        5.3.1 课堂教学互动质量课例分析第77-80页
        5.3.2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背景下课堂教学互动效果第80-82页
        5.3.3 课堂教学互动的不足之处第82-84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84-88页
    6.1 研究结论第84-85页
    6.2 研究建议第85-86页
        6.2.1 对教师的建议第85-86页
        6.2.2 对技术支持的建议第86页
    6.3 研究的局限性第86-87页
    6.4 研究展望第87-88页
附录1第88-96页
附录2第96-106页
附录3第106-118页
附录4第118-120页
附录5第120-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0页
致谢第130-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柏拉图对话的教育原型意义--兼以《会饮》为说
下一篇:大学生学业拖延、自我和谐和学业情绪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