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电子书包环境下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学习行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教育信息化的需要第10页
        1.1.2 人才培养的需要第10页
        1.1.3 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10页
        1.1.4 电子书包在教育中的发展应用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电子书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高阶思维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学习行为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意义第15页
        1.3.1 理论价值第15页
        1.3.2 现实意义第15页
    1.4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第16-17页
        1.5.1 研究目标第16页
        1.5.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7-20页
    2.1 概念界定第17-18页
        2.1.1 电子书包第17页
        2.1.2 高阶思维第17页
        2.1.3 高阶学习行为第17-18页
    2.2 理论基础第18-20页
        2.2.1 高阶学习理论第18页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8页
        2.2.3 学习行为分类理论第18-20页
第三章 高阶学习行为分析第20-25页
    3.1 高阶学习特征分析第20-22页
        3.1.1 主动性学习过程第20页
        3.1.2 意图性学习过程第20-21页
        3.1.3 经验建构性学习过程第21页
        3.1.4 合作性学习过程第21-22页
    3.2 高阶学习行为特征维度分析第22-25页
        3.2.1 发现第22页
        3.2.2 构想第22页
        3.2.3 抉择第22-23页
        3.2.4 评价第23页
        3.2.5 归纳第23-25页
第四章 电子书包环境中高阶学习行为提取与表征第25-33页
    4.1 电子书包环境构成分析第25-26页
        4.1.1 电子书包环境构成第25页
        4.1.2 电子书包环境对教学的支撑第25-26页
    4.2 研究设计第26-27页
        4.2.1 研究内容的确定第26页
        4.2.2 研究对象的分析第26页
        4.2.3 研究方法的选取第26-27页
        4.2.4 研究工具的设计第27页
    4.3 调查研究结果第27-30页
        4.3.1 课堂基本情况第27-28页
        4.3.2 课堂教学流程情况第28-29页
        4.3.3 电子书包环境中学习行为的观察结果梳理第29-30页
    4.4 研究结果分析——电子书包环境中高阶学习行为表征第30-33页
第五章 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电子书包应用方法第33-41页
    5.1 提供多选择的教学资源第33-34页
    5.2 完善多路径的活动设计第34-38页
        5.2.1 发现类活动设计第34-35页
        5.2.2 构想类活动设计第35-36页
        5.2.3 抉择类活动设计第36-37页
        5.2.4 评价类活动设计第37页
        5.2.5 归纳类活动设计第37-38页
    5.3 营造多协作的学习氛围第38-39页
    5.4 运用多层次的评价方法第39-4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1-43页
    6.1 研究结论第41-42页
    6.2 研究反思与展望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附录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学相长思想的历史演进及其当代德育价值研究
下一篇: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对学习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初中动态几何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