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教育信息化的需要 | 第10页 |
1.1.2 人才培养的需要 | 第10页 |
1.1.3 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10页 |
1.1.4 电子书包在教育中的发展应用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电子书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高阶思维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学习行为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3.1 理论价值 | 第15页 |
1.3.2 现实意义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16-17页 |
1.5.1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电子书包 | 第17页 |
2.1.2 高阶思维 | 第17页 |
2.1.3 高阶学习行为 | 第17-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高阶学习理论 | 第18页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页 |
2.2.3 学习行为分类理论 | 第18-20页 |
第三章 高阶学习行为分析 | 第20-25页 |
3.1 高阶学习特征分析 | 第20-22页 |
3.1.1 主动性学习过程 | 第20页 |
3.1.2 意图性学习过程 | 第20-21页 |
3.1.3 经验建构性学习过程 | 第21页 |
3.1.4 合作性学习过程 | 第21-22页 |
3.2 高阶学习行为特征维度分析 | 第22-25页 |
3.2.1 发现 | 第22页 |
3.2.2 构想 | 第22页 |
3.2.3 抉择 | 第22-23页 |
3.2.4 评价 | 第23页 |
3.2.5 归纳 | 第23-25页 |
第四章 电子书包环境中高阶学习行为提取与表征 | 第25-33页 |
4.1 电子书包环境构成分析 | 第25-26页 |
4.1.1 电子书包环境构成 | 第25页 |
4.1.2 电子书包环境对教学的支撑 | 第25-26页 |
4.2 研究设计 | 第26-27页 |
4.2.1 研究内容的确定 | 第26页 |
4.2.2 研究对象的分析 | 第26页 |
4.2.3 研究方法的选取 | 第26-27页 |
4.2.4 研究工具的设计 | 第27页 |
4.3 调查研究结果 | 第27-30页 |
4.3.1 课堂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4.3.2 课堂教学流程情况 | 第28-29页 |
4.3.3 电子书包环境中学习行为的观察结果梳理 | 第29-30页 |
4.4 研究结果分析——电子书包环境中高阶学习行为表征 | 第30-33页 |
第五章 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电子书包应用方法 | 第33-41页 |
5.1 提供多选择的教学资源 | 第33-34页 |
5.2 完善多路径的活动设计 | 第34-38页 |
5.2.1 发现类活动设计 | 第34-35页 |
5.2.2 构想类活动设计 | 第35-36页 |
5.2.3 抉择类活动设计 | 第36-37页 |
5.2.4 评价类活动设计 | 第37页 |
5.2.5 归纳类活动设计 | 第37-38页 |
5.3 营造多协作的学习氛围 | 第38-39页 |
5.4 运用多层次的评价方法 | 第39-4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1-4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1-42页 |
6.2 研究反思与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