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4-17页 |
1.1.1 几何在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性 | 第14-15页 |
1.1.2 传统教学观念及方法对几何教学的限制 | 第15页 |
1.1.3 翻转课堂对于解决几何教学的适应性 | 第15-17页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7-19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2-34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2-26页 |
2.1.1 国外学者关于翻转课堂的定义 | 第22页 |
2.1.2 国内学者关于翻转课堂的定义 | 第22-23页 |
2.1.3 翻转课堂中微视频的定义 | 第23-25页 |
2.1.4 学习效果的定义 | 第25-26页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6-28页 |
2.2.1 翻转课堂的起源 | 第26-27页 |
2.2.2 翻转课堂的实施现状 | 第27-28页 |
2.3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8-30页 |
2.4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30-32页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0-31页 |
2.4.2 知识内化理论 | 第31页 |
2.4.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31页 |
2.4.4 混合式学习 | 第31-32页 |
2.5 数学几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 第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实验过程 | 第34-52页 |
3.1 实验假设 | 第34-35页 |
3.2 实验设计 | 第35-45页 |
3.2.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模型设计 | 第35-38页 |
3.2.2 教学案例设计 | 第38-42页 |
3.2.3 调查问卷设计 | 第42-43页 |
3.2.4 微视频设计 | 第43-45页 |
3.3 实验实施过程 | 第45-50页 |
3.3.1 前测环节 | 第45页 |
3.3.2 教学环节 | 第45-49页 |
3.3.3 中期访谈 | 第49-50页 |
3.3.4 后测环节 | 第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处理与分析 | 第52-76页 |
4.1 学习兴趣 | 第52-56页 |
4.2 学习习惯 | 第56-60页 |
4.3 学习能力 | 第60-67页 |
4.4 学习兴趣对学习能力的影响 | 第67-68页 |
4.5 学习习惯对学习能力的影响 | 第68-69页 |
4.6 学生与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评价 | 第69-75页 |
4.6.1 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评价 | 第69-74页 |
4.6.2 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评价 | 第74-7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81页 |
5.1 观点总结 | 第76-78页 |
5.1.1 翻转课堂有利于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 | 第76页 |
5.1.2 翻转课堂有利于改善学习者学习习惯 | 第76-77页 |
5.1.3 翻转课堂通过提高学习兴趣和改善学习习惯影响学习能力 | 第77页 |
5.1.4 翻转课堂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动态几何方面的学习效果 | 第77-78页 |
5.2 研究不足 | 第78页 |
5.2.1 个人层面 | 第78页 |
5.2.2 技术层面 | 第78页 |
5.3 改进及未来挑战 | 第78-81页 |
5.3.1 改进 | 第78-79页 |
5.3.2 未来挑战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附录 | 第85-94页 |
附录1调查问卷 | 第85-92页 |
附录2前后测成对样本T检验 | 第92-93页 |
附录3教师访问提纲 | 第93-94页 |
后记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