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教学相长思想的历史演进及其当代德育价值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导言第11-16页
    (一) 选题意义第11-12页
        1.理论意义第11-12页
        2.实践意义第12页
    (二) 研究现状第12-14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4-16页
        1.研究方法第14-15页
        2.创新之处第15-16页
一、教学相长思想的内涵第16-21页
    (一) 教学相长思想的提出及其背景第16-17页
        1.教学相长思想的提出第16页
        2.教学相长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第16-17页
    (二) 教学相长思想内涵的当代解读第17-18页
        1.教长学第17页
        2.学长教第17页
        3.促相长第17-18页
    (三) 教学相长思想内涵的历史演进第18-21页
        1.先秦时期:教学相长思想内涵的形成第18-19页
        2.帝制时期:教学相长思想内涵的扩展第19-20页
        3.近现代时期:教学相长思想内涵的继续发展第20-21页
二、教学相长思想实践的历史演进第21-30页
    (一) 先秦时期教学相长思想的实践第21-24页
        1.教师言传身教第21-22页
        2.学生尊师助师第22-24页
    (二) 帝制时期教学相长思想的实践第24-27页
        1.尚教重学,鼓励学生为学要有疑第24-25页
        2.提倡谏师,实现师生共同进步第25-26页
        3.传承师道,推动学术思想传播发展第26-27页
    (三) 近现代时期教学相长思想的实践第27-30页
        1.救亡图存,师生之间相互砥砺第27-28页
        2.献身革命,师生建立革命友谊第28页
        3.建设国家,师生践行平等思想第28-29页
        4.投身新时代,师生共建和谐关系第29-30页
三、教学相长思想的演进特点及历史作用第30-37页
    (一) 教学相长思想的演进特点第30-33页
        1.师生相互影响的深度不断加强第30-31页
        2.学生道德的培养日益得到重视第31-32页
        3.学校教学制度的保障不断落实第32-33页
    (二) 教学相长思想的历史作用第33-35页
        1.师生互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第33-34页
        2.互学互促,促进学术思想发展第34-35页
        3.以教传道,促进社会教化发展第35页
    (三) 教学相长思想的历史局限性第35-37页
        1.教学相长思想受政治制度制约第35-36页
        2.教学相长思想受“师道尊严”约束第36页
        3.教学相长思想受“道德本位”影响第36-37页
四、教学相长思想对当代德育的价值启示第37-47页
    (一) 教学相长思想对当代学校德育的启示第37-41页
        1.重视学校道德教育第37-38页
        2.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第38-39页
        3.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第39-40页
        4.形成平等互助师生关系第40-41页
    (二) 教学相长思想对当代家庭德育的启示第41-43页
        1.提高家长自身素养第42-43页
        2.重视家长言传身教第43页
        3.构建和谐家庭氛围第43页
    (三) 教学相长思想对当代社会德育的启示第43-47页
        1.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第44-45页
        2.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注释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著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利他行为的关系
下一篇:电子书包环境下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学习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