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 三、文献评述 | 第16页 |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 一、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第19-21页 |
| 一、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 二、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 一、企业职工 | 第21页 |
| 二、延迟退休意愿 | 第21-22页 |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 一、生命周期理论 | 第22页 |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第22-23页 |
| 三、需求层次理论 | 第23-24页 |
| 四、路径依赖理论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安徽省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政策和职工退休的基本现状 | 第26-32页 |
| 第一节 安徽省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政策 | 第26-27页 |
| 第二节 安徽省企业职工退休的基本现状 | 第27-32页 |
| 一、初始就业年龄提高,工作年限缩短 | 第27-28页 |
| 二、非正常的提前退休现象时有发生 | 第28-29页 |
| 三、男女退休年龄差距较大 | 第29-30页 |
| 四、退休制度缺乏灵活性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安徽省企业职工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45页 |
|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理论模型构建 | 第32-35页 |
| 一、数据来源及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 第32-34页 |
| 二、理论模型构建 | 第34-35页 |
| 第二节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第35-37页 |
| 一、变量赋值定义 | 第35-36页 |
| 二、描述性统计 | 第36-37页 |
| 第三节 安徽省企业职工延迟退休意愿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 第37-40页 |
| 一、信度分析 | 第37-38页 |
| 二、KMO检验及Bartlett球形检验 | 第38页 |
| 三、主成分分析 | 第38-39页 |
| 四、旋转成分矩阵 | 第39-40页 |
| 第四节 安徽省企业职工延迟退休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模型检验 | 第40-45页 |
| 一、研究假设 | 第40-41页 |
| 二、计量模型 | 第41页 |
| 三、实证结果 | 第41-45页 |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45-53页 |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 一、政策因素对延迟退休意愿影响显著 | 第45页 |
| 二、工作特征对延迟退休意愿作用明显 | 第45-46页 |
| 三、个人要素与延迟退休意愿密切相关 | 第46页 |
| 第二节 促进延迟退休政策顺利推行的对策建议 | 第46-53页 |
| 一、明确政府主导地位 | 第46-49页 |
| 二、企业组织积极配合 | 第49-51页 |
| 三、劳动者个人主动响应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