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材论文--语言、识字论文

学前儿童中国民间故事图画书阅读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选题的缘起第11-12页
        1.1.1 国家政策的指引第11页
        1.1.2 民间故事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第11-12页
        1.1.3 对指导图画书阅读活动的思考第12页
    1.2 研究问题的确定第12-13页
    1.3 研究方法的选择第13-14页
        1.3.1 质的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2 文本分析法第14页
        1.3.3 教育行动研究第14页
    1.4 研究对象的选择第14页
    1.5 研究意义第14-17页
        1.5.1 理论意义第14-15页
        1.5.2 实践意义第15-17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7-27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7-18页
        2.1.1 符号学与符号第17-18页
        2.1.2 图画书第18页
        2.1.3 民间故事第18页
    2.2 理论基础第18-20页
        2.2.1 皮尔斯符号的三元关系理论第18-19页
        2.2.2 符号互动理论第19-20页
        2.2.3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第20页
    2.3 文献综述第20-27页
        2.3.1 关于图画书阅读活动的研究第20-22页
        2.3.2 关于图画书的符号学研究第22-23页
        2.3.3 关于图画书阅读活动中教师指导方法的研究第23-25页
        2.3.4 关于民间故事图画书的教育价值的研究第25-27页
第3章 符号学视角的民间故事图画书分析第27-35页
    3.1 分析的目的第27页
    3.2 分析的对象第27页
    3.3 分析的方法第27页
    3.4 符号学视角的民间故事图画书分析第27-35页
        3.4.1 封面第28页
        3.4.2 角色第28-29页
        3.4.3 背景第29页
        3.4.4 语言第29-30页
        3.4.5 正文中的图文关系第30-33页
        3.4.6 传统文化的传递第33-35页
第4章 符号理论应用于民间故事图画书阅读的教育实践第35-49页
    4.1 研究目的第35页
    4.2 研究对象第35页
    4.3 研究方案第35-36页
    4.4 研究结果第36-49页
        4.4.1 幼儿对图画书的热爱是阅读图画书的原动力第36-38页
        4.4.2 关键符号的把握——开放式的问题启发幼儿的智能第38-41页
        4.4.3 图像符号之间的联系——促进幼儿想象思维第41-43页
        4.4.4 表情符号、动作符号——促进心智水平的发展第43-45页
        4.4.5 符号意义的获得——促进幼儿有意义学习第45-49页
第5章 结论第49-53页
    5.1 教育建议第49-51页
        5.1.1 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民间故事图画书中的符号及其意义,选择优质图画书第49页
        5.1.2 深度挖掘并引导幼儿关注民间故事图画书中语言符号的特色以及图像符号的意义第49-50页
        5.1.3 利用符号增加互动以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以及对民间故事的热爱第50页
        5.1.4 开放式的提问方式第50-51页
        5.1.5 引导幼儿不断的关注和了解蕴含民族文化的符号第51页
    5.2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附录第57-69页
    附录1:民间故事图画书书目第57-58页
    附录2:巨人和棉桃(逐字稿)第58-69页
致谢第69-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数学单元复习能力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建构主义视域下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