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病”、“坏”的组配异同及留学生习得的偏误分析

内容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一、前言第10-13页
    1.1 研究范围第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第11-12页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12-13页
二、“病”、“坏”的语义第13-18页
    2.1 “病”的语义第13-15页
        2.1.1 “病”的本义第13-14页
        2.1.2 “病”的引申义第14-15页
    2.2 “坏”的语义第15-16页
        2.2.1 “坏”的本义第15页
        2.2.2 “坏”的引申义第15-16页
    2.3 小结第16-18页
三、“病”、“坏”作谓语的组配异同第18-23页
    3.1 与名词中高生命度的词语组合的情况第18-20页
    3.2 与名词中低生命度的词语组合的情况第20-21页
    3.3 与名词中无生命度的词语组合的情况第21-22页
        3.3.1 与无生命度词语中常态移动的词语组合的情况第21页
        3.3.2 与无生命度词语中常态不移动的词语组合的情况第21-22页
    3.4 小结第22-23页
四、“病”、“坏”作定语的组配异同第23-27页
    4.1 与有“的”词组组合的情况第23-24页
    4.2 与无“的”词组组合的情况第24-27页
五、“病”、“坏”作补语的组配异同第27-30页
    5.1 语义的差别第27-28页
    5.2 组配的差别第28-30页
六、“病”、“坏”程度表达形式的组配异同第30-32页
    6.1 与形容词搭配情况的异同第30页
    6.2 与程度副词搭配情况的异同第30页
    6.3 与“得”搭配情况的异同第30-32页
七、留学生习得“病”、“坏”的偏误分析第32-35页
    7.1 “病”、“坏”习得的偏误分析第32-33页
        7.1.1 主要偏误第32-33页
        7.1.2 产生原因第33页
    7.2 教学建议第33-35页
八、结语第35-37页
附录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问题研究--基于伦理学视角的分析
下一篇:小学阶段儿童水彩画创作指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