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9页 |
|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 | 第8-10页 |
| 1、缘起 | 第8-9页 |
|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 二、相关的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 1、专业与教师专业化的相关研究 | 第10-13页 |
| 2、教师资格制度的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 3、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专业化二者的联系 | 第16-17页 |
| 三、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1、研究思路 | 第17页 |
| 2、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四、研究的可行性与创新性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教师资格制度的概述 | 第19-25页 |
| 一、教师资格制度的内涵 | 第19页 |
| 二、教师资格制度的作用与意义 | 第19-21页 |
| 三、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专业化的联系 | 第21-25页 |
| 第三章 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分析 | 第25-33页 |
| 一、教师资格认定 | 第25-29页 |
| 1 剖析我国教师资格认定的条件 | 第25-27页 |
| 2 剖析我国的教师资格认定机构 | 第27-28页 |
| 3 剖析教师资格认定的过程 | 第28-29页 |
| 二、剖析教师资格制度中的考试 | 第29-30页 |
| 1 考试对象 | 第29页 |
| 2 考试的内容与形式 | 第29-30页 |
| 3 考试的标准和考试时间 | 第30页 |
| 三、剖析教师资格制度中的管理 | 第30-33页 |
| 1 证书管理的权利 | 第30-31页 |
| 2 教师资格使用时间 | 第31页 |
| 3 教师资格证书分类与替换性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改革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建议 | 第33-46页 |
| 一、强化教师专业化意识,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师素质观 | 第33-34页 |
| 二、完善有关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律法规 | 第34-35页 |
| 三、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 第35-40页 |
| 1 认定的标准 | 第35-38页 |
| 2 规范教师资格认定的机构 | 第38-39页 |
| 3 重置教师资格认定的过程 | 第39-40页 |
| 四、变革教师资格考试 | 第40-41页 |
| 1 扩大考试的对象 | 第40页 |
| 2 增加考试的内容,改革考试的形式 | 第40-41页 |
| 五、教师资格管理层面的规范 | 第41-45页 |
| 1 教师资格管理机构主体多元化 | 第41-42页 |
| 2 限定教师资格的有效期限,到期后进行相应的检查或者更换新证书 | 第42-43页 |
| 3 借鉴国外关于教师资格种类的经验,细化我国教师资格种类 | 第43-44页 |
| 4 制定教师资格融通的实施细则 | 第44-45页 |
| 六、做好教师资格制度的配套措施 | 第45-46页 |
| 结语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