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2 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 第10-11页 |
1.4 创新点 | 第11-12页 |
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2.1 相关激励理论 | 第12-15页 |
2.1.1 激励理论概述 | 第12-13页 |
2.1.2 内容型激励理论 | 第13-14页 |
2.1.3 过程型激励理论 | 第14-15页 |
2.1.4 综合型激励理论 | 第15页 |
2.2 国内外有关激励问题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2.2.1 国内有关激励问题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2.2.2 国外有关激励问题文献综述 | 第17页 |
2.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7-19页 |
3 中小律师事务所律师激励问题现状分析 | 第19-22页 |
3.1 中小律师事务所的界定 | 第19页 |
3.2 中小律师事务所律师人才的特点 | 第19-20页 |
3.2.1 取得成就的动机较高 | 第19页 |
3.2.2 渴求良好的执业与工作环境 | 第19-20页 |
3.2.3 渴望发挥工作中的自主性 | 第20页 |
3.2.4 重视个人专业能力的提高 | 第20页 |
3.2.5 渴求公平的回报 | 第20页 |
3.2.6 寻求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平衡 | 第20页 |
3.3 中小律师事务所律师激励措施的建设状况 | 第20-22页 |
4 中小律师事务所律师激励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2-25页 |
4.1 组织形式与管理制度的弊端 | 第22页 |
4.2 决策制度过分集中,民主流于形式 | 第22-23页 |
4.3 对律师没有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 | 第23页 |
4.3.1 将案件结果作为评价律师的唯一标准 | 第23页 |
4.3.2 以创收的多少作为衡量律师的唯一标准 | 第23页 |
4.4 管理制度缺乏稳定性 | 第23-25页 |
5 完善中小律师事务所律师激励措施 | 第25-31页 |
5.1 显性激励措施 | 第25-26页 |
5.1.1 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 | 第25-26页 |
5.2 隐性激励措施 | 第26-31页 |
5.2.1 改变组织形式与管理制度 | 第26-28页 |
5.2.2 树立人本化的律师事务所管理观念 | 第28页 |
5.2.3 加强管理决策的民主化 | 第28-29页 |
5.2.4 增强制度的稳定性 | 第29页 |
5.2.5 建立对律师个人的科学评价体系 | 第29-31页 |
6 SY律师事务所的案例分析 | 第31-36页 |
6.1 SY律师事务所发展概况 | 第31页 |
6.2 SY律师事务所律师激励状况的调查 | 第31-33页 |
6.2.1 调查问题汇总 | 第32页 |
6.2.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6.2.3 调查的基本结论 | 第33页 |
6.3 SY律师事务所律师激励现存的问题 | 第33-34页 |
6.3.1 SY律师事务所律师激励现存问题概述 | 第33-34页 |
6.3.2 SY律师事务所律师激励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 | 第34页 |
6.4 SY律师事务所律师激励措施的建议 | 第34-36页 |
6.4.1 设计科学的薪酬激励办法 | 第34-35页 |
6.4.2 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 | 第35页 |
6.4.3 增加培训激励措施 | 第35页 |
6.4.4 以人本管理为核心树立律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