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选题缘由及背景 | 第10-15页 |
1.1.1 研究的缘由 | 第10-11页 |
1.1.2 选题的背景 | 第11-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5-20页 |
1.2.1 动画电视对儿童认知发展影响研究 | 第15页 |
1.2.2 迪士尼动画电影创作方面的研究 | 第15-17页 |
1.2.3 儿童兴趣培养方面的研究 | 第17-18页 |
1.2.4 迪士尼动画电影教育功能方面的研究 | 第18-20页 |
1.2.5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20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1-23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2.1.1 迪士尼动画电影 | 第23页 |
2.1.2 儿童教育 | 第23-24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2.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第24页 |
2.2.2 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习理论(布鲁姆) | 第24-26页 |
2.2.3 班杜拉的非正式学习理论 | 第26-28页 |
第3章 儿童对迪士尼动画电影喜欢程度的调查分析 | 第28-37页 |
3.1 调查概述 | 第28页 |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8页 |
3.3 儿童对迪士尼动画电影的调查结果统计 | 第28-35页 |
3.4 迪士尼动画电影对儿童的影响状况 | 第35-37页 |
第4章 迪士尼动画电影的剧本创作分析 | 第37-56页 |
4.1 故事情节分析 | 第38-43页 |
4.1.1 故事情节设计的特点 | 第38-40页 |
4.1.2 故事情节的作用 | 第40-41页 |
4.1.3 故事情节的现实意义 | 第41-43页 |
4.2 人物角色的设计 | 第43-49页 |
4.2.1 人物角色设计的特点 | 第44-46页 |
4.2.2 人物角色设计上色彩的应用 | 第46-48页 |
4.2.3 人物角色设计在文化层面的分析 | 第48-49页 |
4.3 场景的创设 | 第49-52页 |
4.3.1 场景设计的特点 | 第49-52页 |
4.3.2 场景设计的作用 | 第52页 |
4.4 音乐的应用 | 第52-56页 |
4.4.1 音乐的类型 | 第53-54页 |
4.4.2 音乐的艺术魅力 | 第54-56页 |
第5章 迪士尼动画电影对我国教育动画创作的启示 | 第56-63页 |
5.1 我国与迪士尼动画电影的对比 | 第56-59页 |
5.1.1 动画制作剧情设计上的差异 | 第56-57页 |
5.1.2 价值追求和教育观念的差异 | 第57-59页 |
5.2 我国动画的改进方向 | 第59-63页 |
5.2.1 提高动画质量(剧情、场景、配乐) | 第59-60页 |
5.2.2 提高动画电影的美感 | 第60页 |
5.2.3 转变传统模式,注重“真善美”传递 | 第60-61页 |
5.2.4 注重知识传递方式和方法 | 第61-63页 |
第6章 总结 | 第63-6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3-64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A 问卷调查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