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9-14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一、国内气候变化教育的教学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二、国外气候变化教育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2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三、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中学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教学理论基础 | 第23-32页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一、气候变化 | 第23页 |
二、中学地理 | 第23-24页 |
三、中学气候变化教育与教学 | 第24页 |
四、教学实践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中学地理学理论基础 | 第25-26页 |
一、地球表层系统理论 | 第25页 |
二、人地关系 | 第25-26页 |
第三节 课程论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一、建构主义理论与气候变化实践教学 | 第26-27页 |
二、杜威研究性学习理论与气候变化教学 | 第27-28页 |
三、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与气候变化教学 | 第28-29页 |
第四节 气候变化教育基础理论 | 第29-32页 |
一、可持续发展论 | 第29-30页 |
二、环境伦理理论 | 第30页 |
三、气候系统及气候变化相关理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中学地理气候变化教学现状及问题 | 第32-55页 |
第一节 中学地理气候变化课标教材教法分析 | 第32-41页 |
一、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分析 | 第32-33页 |
二、中学地理教材分析 | 第33-35页 |
三、主要教学模式分析 | 第35-38页 |
四、主要教学方法分析 | 第38-41页 |
第三节 中学地理气候变化教学现状调查 | 第41-47页 |
一、访谈、问卷调查设计 | 第41-42页 |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第42-47页 |
第三节 当前中学地理气候变化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 第47-55页 |
一、课堂教法问题 | 第47-50页 |
二、培养目标问题 | 第50-55页 |
第四章 中学地理气候变化课内外教学思路与方法 | 第55-74页 |
第一节 气候变化课堂教学思路与方法 | 第55-69页 |
一、课堂教学思路 | 第55-57页 |
二、课堂教学方法 | 第57-69页 |
第二节 气候变化课外教学思路与方法 | 第69-74页 |
一、课外教学思路 | 第70页 |
二、课外教学方法 | 第70-74页 |
第五章 气候变化教学实践活动案例设计方案—以昆明国家基准气候站为例 | 第74-84页 |
第一节 昆明国家基准气候站概况 | 第74-75页 |
第二节 案例教学方案设计 | 第75-80页 |
第三节 实践教学评价 | 第80-8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4-88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84-85页 |
二、存在不足 | 第85-86页 |
三、研究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附录 | 第92-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