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0-13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0-12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一、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必要性 | 第13页 |
二、地理实践力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三、本土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思路 | 第19-22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2-32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22-26页 |
一、地理实践力 | 第22-24页 |
二、视域 | 第24页 |
三、本土地理课程资源 | 第24-26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26-32页 |
一、经验主义课程论 | 第26-29页 |
二、情境认知理论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课程资源系统及其应用 | 第32-58页 |
第一节 支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课程资源类型 | 第32-36页 |
一、地理考察型资源 | 第33-34页 |
二、地理调查型资源 | 第34页 |
三、动手操作型资源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地理实践力的课程资源系统 | 第36-48页 |
一、地理实践力指导本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 第36-38页 |
二、地理实践力指导本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 第38-39页 |
三、依据新课标内容标准的课程资源系统 | 第39-43页 |
四、依据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资源系统 | 第43-48页 |
第三节 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教学范式及策略 | 第48-58页 |
一、地理考察活动范式 | 第48-51页 |
二、地理调查活动范式 | 第51-53页 |
三、地理实验教学范式 | 第53-55页 |
四、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 第55-58页 |
第四章 开发昆明市高中地理本土课程资源培养实践力的实证研究 | 第58-104页 |
第一节 昆明市高中地理本土课程资源应用分析 | 第58-75页 |
一、昆明市本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应用分析 | 第58-67页 |
二、依托昆明市本土课程资源,进行再教设计和对比分析 | 第67-75页 |
第二节 高中地理本土课程资源的教学设计范式及案例举隅 | 第75-90页 |
一、基于“地理实践力”的本土地理情境教学设计范式 | 第75-80页 |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的本土地理活动教学设计示例 | 第80-85页 |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线路设计示例 | 第85-90页 |
第三节 本土地理课程资源辅助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展示 | 第90-104页 |
案例一:“高原明珠——滇池” | 第90-96页 |
一、主要学习内容 | 第90页 |
二、设计思路 | 第90-91页 |
三、教学目标 | 第91-92页 |
四、教学重难点 | 第92页 |
五、教学方法 | 第92页 |
六、野外考察前的准备 | 第92-94页 |
七、研学旅行实践活动设计 | 第94-96页 |
案例二:“呈贡新区” | 第96-101页 |
一、素材背景 | 第97-98页 |
二、设计思路 | 第98页 |
三、选择该调查活动的原因及目的 | 第98-99页 |
四、该调查活动的主要内容及目标 | 第99-100页 |
五、调查活动中的方法 | 第100页 |
六、调查活动过程 | 第100-101页 |
案例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昆明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 | 第101-104页 |
一、素材背景 | 第102页 |
二、设计思路 | 第102页 |
三、案例分析 | 第102-103页 |
四、案例意义 | 第103-10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4-107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104-105页 |
二、研究不足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0页 |
附录A | 第110-111页 |
附录B | 第111-11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