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致谢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2.1“法式字本位”教学法理论研究 | 第11-13页 |
1.2.2“法式字本位”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法对比研究 | 第13页 |
1.2.3“法式字本位”教学法在汉字、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第13-14页 |
1.2.4“法式字本位”教学法教材研究 | 第14-16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6-17页 |
1.4.2 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相结合 | 第17页 |
1.4.3 归纳法 | 第17页 |
1.4.4 对比分析法 | 第17-18页 |
2“法式字本位”教学法 | 第18-22页 |
2.1“法式字本位”教学法的起缘 | 第18-20页 |
2.2“法式字本位”教学法的内涵 | 第20-22页 |
3 《滚雪球,学汉语(中级)》 研究 | 第22-39页 |
3.1《滚雪球,学汉语(中级)》编写原则 | 第22-25页 |
3.1.1“字本位”原则 | 第22-23页 |
3.1.2 针对性与实用性原则 | 第23页 |
3.1.3 趣味性原则 | 第23-24页 |
3.1.4 循序渐进原则 | 第24-25页 |
3.2《滚雪球,学汉语(中级)》结构体例 | 第25-26页 |
3.2.1 绪论 | 第25页 |
3.2.2 正文 | 第25-26页 |
3.2.3 生词表 | 第26页 |
3.2.4 附录 | 第26页 |
3.3《滚雪球,学汉语(中级)》内容分析 | 第26-39页 |
3.3.1 课文分析 | 第26-34页 |
3.3.2 汉字与词汇 | 第34-37页 |
3.3.3 技能训练 | 第37-39页 |
4 《滚雪球,学汉语(中级)》特点分析 | 第39-44页 |
4.1 主张“字本位”,强调汉字的构词能力 | 第39页 |
4.2“滚雪球”式呈现知识点 | 第39页 |
4.3 选择字频较高的汉字作为教学重点 | 第39-40页 |
4.4 注重汉字的多义性 | 第40页 |
4.5 课文形式简洁,针对性强 | 第40-41页 |
4.6 文章表现手法多样 | 第41页 |
4.7 不强调语法,主张在学习中自然掌握 | 第41-42页 |
4.8 输入能力与输出能力并重 | 第42页 |
4.9 尊重汉语本体,培养学生汉语思维 | 第42页 |
4.10 多语种释义,适用范围广 | 第42-44页 |
5 《滚雪球,学汉语(中级)》修订建议 | 第44-57页 |
总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