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第一节 公立医院及补偿机制的概念 | 第16-18页 |
一、公立医院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二、补偿机制的概念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第18-19页 |
二、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 | 第19页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9-21页 |
四、激励相容理论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 第22-28页 |
第一节 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历史沿革 | 第22-25页 |
一、统收统支时期 | 第22页 |
二、差额补助时期 | 第22-23页 |
三、定项补助时期 | 第23页 |
四、定额补助时期 | 第23-24页 |
五、定项补助为主时期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现状 | 第25-27页 |
一、投入总量明显不足 | 第25-26页 |
二、缺乏科学有效的补偿机制依据 | 第26-27页 |
三、由“补供方”向“补需方”转化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现存问题及其原因 | 第28-39页 |
第一节 我国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一、政府财政补偿明显不足 | 第28-29页 |
二、补偿方式不合理 | 第29-30页 |
三、补偿制度不规范 | 第30页 |
四、医疗服务费用定价不够合理 | 第30-31页 |
五、以药补医导致不合理的用药问题 | 第31-32页 |
六、公立医院的趋利行为 | 第32页 |
第二节 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2-37页 |
一、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滞后 | 第32-34页 |
二、医保体系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 第34页 |
三、资金流入渠道单一 | 第34-35页 |
四、医德医风建设需加强 | 第35-36页 |
五、药品流通领域混乱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国外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经验及启示 | 第39-45页 |
第一节 国外发达国家补偿机制的经验 | 第39-41页 |
一、德国的公共合同模式 | 第39-40页 |
二、英国的公共集成模式 | 第40-41页 |
三、美国的商业集成模式 | 第41页 |
第二节 国外发展中国家补偿机制的经验 | 第41-42页 |
一、印度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 第41-42页 |
二、巴基斯坦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 第42页 |
第三节 国外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42-44页 |
一、强调医保和医疗一体的医疗服务 | 第42-43页 |
二、加强医疗设备和医疗采购的立法约束 | 第43页 |
三、政府应当关注弱势群体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 第45-51页 |
第一节 建立医疗服务的信息化平台 | 第45-46页 |
一、建立患者个人信息平台 | 第45页 |
二、建立医院的信息化平台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合理设定医院绩效指标分类补偿 | 第46-47页 |
一、按工作绩效来划分 | 第46页 |
二、分类进行补偿 | 第46页 |
三、实施绩效考核制度来补偿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价格体系 | 第47-48页 |
一、完善医疗服务收费体制 | 第47页 |
二、形成健全合理的收费体制 | 第47-48页 |
三、服务收费要有地域性区别 | 第48页 |
第四节 健全医疗保险体系及付费制度 | 第48-49页 |
一、健全医疗保险体系 | 第48-49页 |
二、完善第三方付费制度 | 第49页 |
第五节 加大公立医院财务资金的监管力度 | 第49-50页 |
一、规范公立医院财务和收支问题 | 第49-50页 |
二、药品的进货渠道应由政府统筹配送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