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第12-15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调查研究设计 | 第17-22页 |
2.1 调查问卷设计 | 第17-18页 |
2.1.1 调查研究的目的和问卷的数量 | 第17页 |
2.1.2 问卷的编制 | 第17-18页 |
2.2 样本的情况与选取 | 第18-19页 |
2.2.1 庄河市基本情况 | 第18页 |
2.2.2 样本的选取 | 第18-19页 |
2.3 调查的实施 | 第19页 |
2.3.1 访谈调研 | 第19页 |
2.3.2 问卷调查 | 第19页 |
2.3.3 查找资料 | 第19页 |
2.4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19-22页 |
2.4.1 信度分析 | 第19-20页 |
2.4.2 效度分析 | 第20-22页 |
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2-37页 |
3.1 庄河市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现状分析 | 第22-27页 |
3.1.1 劳务派遣员工的基本情况 | 第22-24页 |
3.1.2 劳务派遣员工的组织体验和满意度 | 第24-26页 |
3.1.3 用人单位的情况 | 第26-27页 |
3.2 庄河市国有企业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3.2.1 劳务派遣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 第27-28页 |
3.2.2 用人单位选择劳务派遣员工的目的 | 第28-30页 |
3.2.3 劳动者的被动选择 | 第30页 |
3.2.4 同工同酬很难实现 | 第30-31页 |
3.3 庄河市国有企业劳务派遣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31-37页 |
3.3.1 劳务派遣立法不完善 | 第31-33页 |
3.3.2 庄河市国有企业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 | 第33-35页 |
3.3.3 公共管理部门监管不力 | 第35页 |
3.3.4 岗位不同以区别薪酬 | 第35-37页 |
4 庄河市国有企业劳务派遣发展的对策 | 第37-46页 |
4.1 政府建立和完善劳务派遣制度保障体系 | 第37-39页 |
4.1.1 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劳务派遣的合法性 | 第37-38页 |
4.1.2 健全劳务派遣管理制度的全面性 | 第38-39页 |
4.2 监管部门要加大规范劳务派遣市场行为的力度 | 第39-41页 |
4.2.1 建立劳务派遣公司的行政许可制度 | 第39-40页 |
4.2.2 明确劳务派遣员工的使用岗位 | 第40页 |
4.2.3 明确劳务派遣中雇主的责任划分 | 第40页 |
4.2.4 加大劳务派遣违法行为的检查处罚力度 | 第40-41页 |
4.3 工会要充分发挥在劳务派遣中的调节作用 | 第41-43页 |
4.3.1 建立健全劳务派遣工会制度 | 第41页 |
4.3.2 发挥工会在公益性劳务派遣发展中的作用 | 第41-42页 |
4.3.3 发挥工会在劳务派遣员工权益保障中的作用 | 第42-43页 |
4.3.4 不断完善劳务派遣健康发展的环境条件 | 第43页 |
4.4 用人单位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劳务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 | 第43-46页 |
4.4.1 加强对劳务派遣员工的培训 | 第44页 |
4.4.2 帮助劳务派遣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 第44页 |
4.4.3 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 | 第44-45页 |
4.4.4 实现劳务派遣员工的人性化管理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A 庄河市国有企业劳务派遣调查问卷(对劳务派遣员工) | 第49-52页 |
附录B 庄河市国有企业劳务派遣调查问卷(对用人单位) | 第52-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