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前言 | 第8-21页 |
1.1 背景 | 第8-9页 |
1.2 蛋白同化激素概述 | 第9-15页 |
1.2.1 蛋白同化激素的理化性质及用途 | 第9-11页 |
1.2.2 食品中蛋白同化激素的来源 | 第11页 |
1.2.3 蛋白同化激素的危害 | 第11-13页 |
1.2.4 蛋白同化激素限量要求 | 第13页 |
1.2.5 蛋白同化激素的检测方法 | 第13-15页 |
1.3 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技术 | 第15-16页 |
1.3.1 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技术的原理及优点 | 第15-16页 |
1.3.2 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技术的应用 | 第16页 |
1.4 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技术 | 第16-18页 |
1.4.1 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技术的原理及优点 | 第16-17页 |
1.4.2 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检测技术的应用 | 第17-18页 |
1.5 免疫亲和凝胶检测柱检测技术 | 第18-19页 |
1.5.1 免疫亲和凝胶检测柱快速检测技术的原理及优点 | 第18-19页 |
1.5.2 免疫亲和凝胶检测柱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 | 第19页 |
1.6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页 |
1.7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3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4页 |
2.1.1 主要药品及试剂 | 第21-22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22-23页 |
2.1.3 待测样品 | 第23页 |
2.1.4 常用溶液配制 | 第23-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37页 |
2.2.1 诺龙(17β-NT)半抗原的合成及纯化 | 第24-25页 |
2.2.2 包被抗原(17β-NT-OVA)的制备 | 第25-26页 |
2.2.3 酶标抗原(17β-NT-HRP)的制备 | 第26页 |
2.2.4 诺龙多克隆抗体的纯化和浓度测定 | 第26-27页 |
2.2.5 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7-29页 |
2.2.6 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9-32页 |
2.2.7 免疫亲和凝胶检测柱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2-35页 |
2.2.8 高效液相色谱法验证量子点试纸条和检测柱方法的有效性实验 | 第35-37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7-74页 |
3.1 半抗原17β-NT琥珀酸酯的表征 | 第37页 |
3.2 诺龙(17β-NT)多克隆抗体的纯化 | 第37页 |
3.3 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37-43页 |
3.3.1 胶体金的质量鉴定 | 第37-38页 |
3.3.2 胶体金标记抗体最佳pH值的确定 | 第38-39页 |
3.3.3 胶体金标记抗体最适蛋白量的确定 | 第39页 |
3.3.4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工作条件的优化 | 第39-41页 |
3.3.5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限的确定 | 第41-42页 |
3.3.6 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方法实际样品检测 | 第42-43页 |
3.4 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43-58页 |
3.4.1 量子点质量的鉴定 | 第43-44页 |
3.4.2 量子点标记抗体最佳EDC用量的确定 | 第44-45页 |
3.4.3 量子点标记抗体最佳抗体量的选择 | 第45页 |
3.4.4 量子点和抗体偶联时间的选择 | 第45-46页 |
3.4.5 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工作条件的优化 | 第46-50页 |
3.4.6 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限的确定 | 第50-51页 |
3.4.7 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分析方法实际样品检测 | 第51-58页 |
3.5 免疫亲和凝胶检测柱分析方法 | 第58-71页 |
3.5.1 免疫亲和凝胶检测柱工作条件的优化 | 第58-62页 |
3.5.2 免疫亲和凝胶检测柱检测线的确定 | 第62-64页 |
3.5.3 免疫亲和凝胶检测柱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64-71页 |
3.6 高效液相色谱法验证量子点试纸条和检测柱方法的有效性试验 | 第71-74页 |
3.6.1 诺龙HPLC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71-72页 |
3.6.2 量子点试纸条和检测柱检测法与仪器分析结果的一致性 | 第72-74页 |
4 结论 | 第74-75页 |
5 展望 | 第75-76页 |
6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3-84页 |
8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