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文学创作论论文--文学翻译论文

孙大雨莎译特色探究--以《暴风雨》为中心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导论第10-18页
 课题研究意义第10页
 孙大雨生平第10-13页
 孙大雨莎剧汉译活动第13-17页
 本文研究目的与方法第17-18页
第一章 孙大雨诗体译莎的抉择:原作形式的内在要求第18-42页
   ·作为莎剧主要语言形式的素体诗第18-26页
     ·素体诗及其特点第19-21页
     ·莎士比亚之前戏剧台词中的素体诗第21-23页
     ·莎剧对素体诗的灵活运用第23-26页
   ·莎剧汉译经典文本的散文化倾向第26-35页
     ·散文体译莎的抉择第27-28页
     ·经典散文体译本之一:朱生豪译文第28-30页
     ·经典散文体译本之二:梁实秋译文第30-32页
     ·朱译和梁译语言风格上的比较第32-35页
   ·散文体译作传达诗体原作的不足之处第35-42页
     ·语言表意上的殊异第36-38页
     ·作品风格的差别第38-42页
第二章 孙大雨诗体译莎的实践:诗体译文的外在效果第42-62页
   ·孙大雨诗体译莎的格律节奏第42-49页
     ·音组论概念辨析第43-46页
     ·诗体译文的节奏之义第46-49页
   ·孙大雨诗体莎译的文字工夫第49-55页
     ·译文的文化色彩:欧化句式与古雅词藻第49-52页
     ·译文的诗化特质:炼字第52-55页
   ·孙大雨诗体莎译的诗行构形第55-62页
     ·孙大雨译莎实践:诗体译文形式之美第55-59页
     ·孙大雨诗体译文:形神关系第59-62页
第三章 孙大雨诗体译莎的解读:对孙大雨莎剧翻译理念的探究第62-76页
   ·翻译思路:拥抱异化第62-70页
     ·“纯粹目的”与孙大雨莎译伦理第63-66页
     ·“异的经历”与孙大雨白话文诗体莎译第66-70页
   ·语言艺术:融入异化第70-76页
     ·艺术语言:拒斥语言的平白如话第70-73页
     ·“翻译语言”:活在“世界文学”的话语中第73-76页
结语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后记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当代文学在德国的译介与传播2009-2014
下一篇:美国留学生学习动机、归因倾向与自主学习能力相关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