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第9-15页 |
一、核心概念 | 第9-11页 |
(一) SNS 简介 | 第9页 |
(二) 非正式学习 | 第9-11页 |
二、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一) 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的需求性 | 第11页 |
(二) 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 SNS 支持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 | 第12-13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社会性网络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一、SNS 的内涵与特征 | 第15-16页 |
二、SNS 的应用现状 | 第16-17页 |
(一) SNS 的用户基本分析 | 第16-17页 |
(二) SNS 网站使用功能基本分析 | 第17页 |
(三) SNS 网站使用频率分析 | 第17页 |
三、SNS 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对社会性网络的应用现状调查 | 第21-26页 |
一、调研方案 | 第21页 |
(一) 调研对象 | 第21页 |
(二) 调研方法 | 第21页 |
二、调研结果 | 第21-24页 |
(一) 应用现状 | 第21-22页 |
(二) 现状分析 | 第22-24页 |
三、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的可行性 | 第24-25页 |
(一) 中小学教师使用网络的机会方面 | 第24页 |
(二) 中小学教师利用网络解决问题的倾向方面 | 第24-25页 |
四、问题与反思 | 第25-26页 |
(一) 使用人群年龄偏低化 | 第25页 |
(二) 使用效果不明显 | 第25页 |
(三) 使用过程容易分散注意力 | 第25页 |
(四) 知识容易重复 | 第25页 |
(五) 缺乏有价值的深入应用 | 第25-26页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应用社会性网络进行非正式学习的案例分析 | 第26-30页 |
一、SNS 平台在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 第26-27页 |
二、社会性网络支持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的效果分析 | 第27-29页 |
(一) 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收集 | 第27页 |
(二) 有利于教师合理的利用时间 | 第27-28页 |
(三) 支持教育教学效果优化 | 第28页 |
(四) 促进中小学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 | 第28页 |
(五) 为中小学教师提供良好的个人学习环境 | 第28-29页 |
(六) 支持中小学教师个人知识管理 | 第29页 |
三、中小学教师利用SNS 进行非正式学习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一) 学习主题不好把握 | 第29页 |
(二) 缺少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 第29页 |
(三) 及时的学习需求无法满足 | 第29页 |
(四) 缺少当下社会的联系 | 第29-30页 |
第五章 社会性网络在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中的应用策略 | 第30-33页 |
一、利用社会性网络促进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资源的整合 | 第30-31页 |
(一) 信息的自动过滤 | 第30页 |
(二) 信息的自动传播 | 第30页 |
(三) 信息的自动集中 | 第30页 |
(四) 资源的共享 | 第30-31页 |
二、利用社会性网络促进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交互 | 第31-32页 |
(一) SNS 为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交流提供了良性化的交互环境 | 第31页 |
(二) SNS 为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交流提供了科学化、健康化的交互内容 | 第31页 |
(三) SNS 为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交流提供了多方位的交互模式 | 第31页 |
(四) SNS 为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交流提供了人性化的交互工具 | 第31-32页 |
三、利用社会性网络优化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过程 | 第32-33页 |
(一) 提供科学性、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内容 | 第32页 |
(二) 促进中小学教师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 第32页 |
(三) 培养中小学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 | 第32页 |
(四) 为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提供多种学习方式 | 第32-33页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附录 | 第36-37页 |
后记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