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企业雇佣关系协调实践对雇佣质量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2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7-25页
  一、 研究的现实背景第17-21页
  二、 研究的理论背景第21-25页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第25-28页
  一、 研究问题第25-26页
  二、 研究目的第26-28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第28-32页
  一、 研究思路第28页
  二、 研究框架第28-32页
第二章 雇佣关系相关基础理论第32-59页
 第一节 雇佣关系的概念第32-40页
  一、 雇佣关系相关概念的辨析第32-36页
  二、 雇佣关系研究的重点第36-37页
  三、 雇佣关系概念的扩展第37-40页
 第二节 雇佣关系研究的视角第40-52页
  一、 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角与劳动过程控制的研究方式第41-44页
  二、 一元主义的研究视角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方式第44-47页
  三、 多元主义的研究视角与投入-产出的研究方式第47-52页
 第三节 多元视角下的雇佣关系系统理论第52-59页
  一、 Dunlop 的产业关系系统模型第52-53页
  二、 KKM 战略选择理论第53-55页
  三、 PDR 系统理论第55-59页
第三章 企业雇佣质量第59-94页
 第一节 已有的雇佣质量的相关研究第59-76页
  一、 宏观层次的雇佣质量研究第60-72页
  二、 微观层次的雇佣质量研究第72-76页
 第二节 企业雇佣质量概念框架构建第76-94页
  一、 企业雇佣质量概念的分析视角第76-79页
  二、 构建企业雇佣质量概念框架的必要性第79-83页
  三、 企业雇佣质量的概念及测量第83-86页
  四、 员工视角下企业雇佣质量的关键测量指标第86-94页
第四章 企业雇佣关系协调实践第94-110页
 第一节 不同理论视角下的企业雇佣关系协调实践第94-102页
  一、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雇佣关系协调实践第94-101页
  二、 基于劳动关系视角的雇佣关系协调实践第101-102页
 第二节 雇佣关系协调实践的整合第102-110页
  一、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的雇佣关系协调实践的整合第102-108页
  二、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双重视角的雇佣关系协调实践的整合第108-110页
第五章 企业雇佣关系协调实践对雇佣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第110-132页
 第一节 研究框架第110-123页
  一、 企业雇佣关系协调实践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第110-111页
  二、 劳动关系氛围及其中介作用第111-117页
  三、 心理契约满足及其中介作用第117-123页
 第二节 研究变量的测量第123-129页
  一、 员工感知雇佣关系协调实践的测量第123-127页
  二、 劳动关系氛围的测量第127页
  三、 心理契约满足的测量第127-128页
  四、 员工态度的测量第128页
  五、 工作绩效的测量第128-129页
  六、 员工个人特征变量的测量第129页
 第三节 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第129-132页
  一、 数据搜集第129页
  二、 数据分析的方法第129-132页
第六章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132-187页
 第一节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第132-151页
  一、 员工感知雇佣关系协调实践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第132-137页
  二、 劳动关系氛围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第137-140页
  三、 心理契约满足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第140-144页
  四、 工作满意度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第144-146页
  五、 情感承诺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第146-147页
  六、 工作绩效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第147-151页
 第二节 员工感知雇佣关系协调实践的影响第151-158页
  一、 员工感知雇佣关系协调实践对员工结果的影响第151-155页
  二、 员工感知雇佣关系协调实践对劳动关系氛围的影响第155-156页
  三、 员工感知雇佣关系协调实践对心理契约满足的影响第156-158页
 第三节 劳动关系氛围和心理契约满足的中介作用分析第158-187页
  一、 劳动关系氛围的中介作用分析第158-172页
  二、 心理契约满足的中介作用分析第172-187页
第七章 结论第187-198页
 第一节 研究结果及其讨论第187-195页
  一、 研究结果第187-194页
  二、 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第194-195页
 第二节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第195-198页
  一、 研究的主要不足第195-196页
  二、 未来研究的展望第196-198页
参考文献第198-219页
致谢第219-220页
附录第220-22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28-230页

论文共2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营销动态能力的结构维度与关键驱动因素研究--资源与制度的双重视角
下一篇:易腐性商品動態多重定價對顧客價值之影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