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引言 | 第12-14页 |
2、龙眼核研究概况 | 第14-21页 |
·龙眼核的主要营养成分 | 第14-16页 |
·龙眼核淀粉研究 | 第16-17页 |
·龙眼核淀粉的提取 | 第16页 |
·龙眼核淀粉颗粒性质 | 第16-17页 |
·龙眼核棕色素的提取方法及稳定性 | 第17-18页 |
·龙眼核的其他方面研究 | 第18-21页 |
·龙眼核多糖的提取 | 第19页 |
·龙眼核提取液的降血糖作用 | 第19-20页 |
·龙眼核中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及抗氧化功能研究 | 第20-21页 |
3、本项目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1-24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1-22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龙眼核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 | 第22页 |
·龙眼核棕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 第22页 |
·龙眼核提取物的抗氧化研究 | 第22-23页 |
·研究目标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龙眼核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 | 第24-32页 |
1、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30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5页 |
·试验主要仪器 | 第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30页 |
·粗蛋白测定 | 第25-26页 |
·还原糖测定 | 第26页 |
·淀粉含量测定 | 第26-27页 |
·粗纤维测定 | 第27-28页 |
·灰分测定 | 第28页 |
·脂肪测定 | 第28-29页 |
·单宁测定 | 第29页 |
·果胶测定 | 第29-30页 |
·黄酮测定 | 第30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30-31页 |
3、结论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龙眼核棕色素的提取 | 第32-39页 |
1、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3页 |
·试验主要仪器 | 第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3、结论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龙眼核棕色素的特性研究 | 第39-51页 |
1、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9-42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9-40页 |
·试验主要仪器 | 第40页 |
·试验方法 | 第40-42页 |
·色素光谱特性的测定 | 第40页 |
·龙眼核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 第40-41页 |
·龙眼核棕色素的定性分析 | 第41-42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42-49页 |
·色素的光谱特性 | 第42页 |
·龙眼核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 第42-48页 |
·色素的溶解性 | 第42-43页 |
·色素的光稳定性 | 第43页 |
·色素的热稳定性 | 第43页 |
·pH值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3-45页 |
·氧化剂和还原剂对色素的影响 | 第45页 |
·常用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5-47页 |
·常用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龙眼核棕色素的定性分析 | 第48-49页 |
·氨水显色反应 | 第48页 |
·盐酸-镁粉反应 | 第48页 |
·FeCl_3显色反应 | 第48-49页 |
·AlCl_3显色反应 | 第49页 |
·龙眼核棕色素成分的定性分析 | 第49页 |
3、结论 | 第49-51页 |
第五章 龙眼核棕色素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51-62页 |
1、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4-57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54页 |
·试验主要仪器 | 第54页 |
·试验方法 | 第54-57页 |
·NaNO_2清除率的测定 | 第54-55页 |
·龙眼核棕色素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率 | 第55-56页 |
·龙眼核棕色素对·OH的清除率 | 第56页 |
·温度对龙眼核棕色素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影响 | 第56页 |
·放置时间对龙眼核棕色素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影响 | 第56页 |
·Vc对龙眼核棕色素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影响 | 第56-57页 |
·部分金属离子对龙眼核棕色素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影响 | 第57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57-61页 |
·NaNO_2清除率的测定 | 第57-58页 |
·NaNO_2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7-58页 |
·NaNO_2清除率的测定 | 第58页 |
·龙眼核棕色素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率 | 第58页 |
·龙眼核棕色素对·OH的清除率 | 第58页 |
·温度对龙眼核棕色素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影响 | 第58-59页 |
·放置时间对龙眼核棕色素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影响 | 第59页 |
·Vc对龙眼核棕色素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影响 | 第59-60页 |
·部分金属离子对龙眼核棕色素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影响 | 第60-61页 |
3、结论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1、结论 | 第62-63页 |
2、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63页 |
3、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