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序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蝴蝶夫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 第8-11页 |
一、普契尼简介及真实主义创作 | 第8-9页 |
二、歌剧《蝴蝶夫人》的诞生 | 第9-11页 |
第二章 歌剧《蝴蝶夫人》的文本分析 | 第11-20页 |
一、异国情调时代 | 第11-14页 |
二、巧巧桑音乐形象塑造 | 第14-18页 |
三、平克顿音乐形象塑造 | 第18-20页 |
第三章 解构普契尼的《蝴蝶夫人》 | 第20-29页 |
一、赛义德的《东方主义》论述 | 第20-21页 |
二、《蝴蝶夫人》中的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 | 第21-22页 |
三、黄哲论的《蝴蝶君》 | 第22-24页 |
四、角色的转变 | 第24-26页 |
五、传统的东西方关系 | 第26-27页 |
六、东西方格局的倒置 | 第27-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注释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后记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