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9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多杆内燃机机构的特点 | 第7页 |
·柔性体分析的意义 | 第7-8页 |
·本论文主要内容 | 第8-9页 |
第二章 辅助设计、虚拟样机、有限元、疲劳分析的功能与简介 | 第9-17页 |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Pro/E Wildfire 2.0 | 第9-10页 |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 第9页 |
·Pro/ENGINEER Wildfire 2.0 的特点 | 第9-10页 |
·虚拟样机技术及ADAMS 软件环境 | 第10-12页 |
·虚拟样机技术 | 第10-11页 |
·ADAMS--动力学自动分析软件 | 第11页 |
·使用 ADAMS 建模、仿真的步骤 | 第11-12页 |
·FEA 有限元分析及其软件环境 | 第12-15页 |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思路 | 第12-13页 |
·有限元分析的一般过程 | 第13-14页 |
·前处理 | 第13-14页 |
·求解 | 第14页 |
·后处理 | 第14页 |
·有限元分析软件 MSC.Nastran、MSC.Patran | 第14-15页 |
·疲劳分析及其软件环境 | 第15-17页 |
·疲劳分析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 第15页 |
·疲劳分析软件—MSC.Fatigue | 第15-17页 |
第三章 新型多杆内燃机刚性体模型及动力学仿真 | 第17-21页 |
·引言 | 第17页 |
·机构的定型 | 第17页 |
·基本构件3D 模型的建立 | 第17-18页 |
·ADAMS 中刚性体仿真计算 | 第18-20页 |
·ADAMS 中的Mechanism/Pro 模块 | 第18-19页 |
·ADAMS 仿真计算 | 第19-20页 |
·定义运动驱动器及施加载荷 | 第19-20页 |
·定义仿真分析形式并执行仿真 | 第20页 |
·刚性体系统仿真分析结果 | 第20-21页 |
第四章 新型多杆内燃机柔性体模型及动力学仿真 | 第21-36页 |
·引言 | 第21页 |
·柔性体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 第21-23页 |
·多体动力学的数学模型 | 第21-22页 |
·模态叠加合成理论 | 第22页 |
·ADAMS/View 中柔性体仿真的基本步骤 | 第22-23页 |
·柔性体多体模型的建立及计算 | 第23-24页 |
·在 MSC.Patran 中模态中性文件的建模 | 第23-24页 |
·将模态中性文件导入 ADAMS 中 | 第24页 |
·ADAMS 中柔性体构件系统仿真 | 第24页 |
·ADAMS 中柔性体仿真结果 | 第24-26页 |
·柔性体仿真分析结果 | 第24-25页 |
·仿真结果的校核 | 第25-26页 |
·柔性体系统与刚性体系统仿真结果的比较 | 第26-30页 |
·动力学参数比较 | 第26-27页 |
·各部件变形量比较 | 第27-30页 |
·通过模态简化方法简化仿真分析 | 第30-34页 |
·模态的概念 | 第30页 |
·ADAMS 中各构件主要模态 | 第30-32页 |
·通过模态简化方法简化仿真分析及其分析结果 | 第32-34页 |
·通过模型简化方法简化仿真分析 | 第34-35页 |
·Pro/E 中部件3D 模型的简化 | 第34页 |
·简化模型后的柔性体分析和结果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五章 新型多杆机构各部件疲劳分析及其优化 | 第36-48页 |
·疲劳寿命计算基本原理 | 第36-38页 |
·根据S-N 曲线进行全寿命分析 | 第36页 |
·应力循环 | 第36-37页 |
·S-N 曲线 | 第37-38页 |
·柔性体多杆系统疲劳分析过程 | 第38-40页 |
·ADAMS/Durability 模块 | 第38页 |
·将柔性体模型导入 MSC.Fatigue 中 | 第38-40页 |
·疲劳分析计算 | 第40页 |
·疲劳分析结果和结论 | 第40-43页 |
·疲劳分析结果 | 第40-43页 |
·结论 | 第43页 |
·摆杆的优化设计 | 第43-46页 |
·优化设计方案 | 第43-44页 |
·摆杆的优化设计计算及最终优化方案 | 第44-45页 |
·摆杆优化设计结果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六章 内燃机系统动力学与油膜动力润滑的耦合分析 | 第48-59页 |
·前言 | 第48页 |
·联合仿真的软件环境 | 第48-50页 |
·ADAMS/Controls 模块 | 第48-49页 |
·联合仿真的基本原理 | 第49-50页 |
·轴承油膜动力润滑模型 | 第50-53页 |
·雷诺方程 | 第50-51页 |
·本机构雷诺方程的简化及近似解 | 第51-53页 |
·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和计算 | 第53-56页 |
·联合仿真模型基本运行过程 | 第53-54页 |
·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及计算 | 第54-56页 |
·多杆内燃机机构分析结果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