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 第8-10页 |
1.1.1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 第8-9页 |
1.1.2 人力资源是推动知识经济的重要资源 | 第9页 |
1.1.3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第9-10页 |
1.2 企业文化对中国企业改革的意义 | 第10-13页 |
1.2.1 中国企业改革的要求 | 第10-12页 |
1.2.2 企业文化对中国企业改革的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现状及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1.3.1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文化管理的兴起 | 第15-33页 |
2.1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 第15-18页 |
2.1.1 经验管理阶段 | 第15-16页 |
2.1.2 科学管理阶段 | 第16-17页 |
2.1.3 文化管理阶段 | 第17-18页 |
2.2 文化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兴起的原因 | 第18-19页 |
2.2.1 传统假设的困境 | 第18页 |
2.2.2 外部控制方式的局限 | 第18-19页 |
2.2.3 服务制胜的驱使 | 第19页 |
2.2.4 分权管理的发展 | 第19页 |
2.3 企业文化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可能性 | 第19-27页 |
2.3.1 企业文化的含义 | 第19-21页 |
2.3.2 企业文化的功能 | 第21-24页 |
2.3.3 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手段 | 第24-25页 |
2.3.4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目的的一致性 | 第25-27页 |
2.4 我国进行企业文化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 第27-33页 |
2.4.1 文化管理的主要标志 | 第27-28页 |
2.4.2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 第28-30页 |
2.4.3 从他律到自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要求 | 第30-33页 |
第3章 企业文化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 | 第33-46页 |
3.1 企业文化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 第33-36页 |
3.1.1 约束的非强制性 | 第33-34页 |
3.1.2 义务的本位性 | 第34页 |
3.1.3 职能的塑造性 | 第34页 |
3.1.4 方法的感应性 | 第34-35页 |
3.1.5 手段的灵活性 | 第35页 |
3.1.6 效果的滞后性 | 第35-36页 |
3.2 企业文化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 第36-38页 |
3.2.1 企业文化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高境界的管理方式 | 第36-37页 |
3.2.2 企业文化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 第37-38页 |
3.3 企业文化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38-40页 |
3.3.1 企业文化理论 | 第38-39页 |
3.3.2 人本管理理论 | 第39-40页 |
3.3.3 柔性管理思想 | 第40页 |
3.4 企业文化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 第40-46页 |
3.4.1 企业与员工的认识定位 | 第41-42页 |
3.4.2 企业与员工的契合 | 第42页 |
3.4.3 企业制度建设和环境塑造 | 第42-43页 |
3.4.4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 第43-44页 |
3.4.5 企业价值观念的导向 | 第44页 |
3.4.6 企业与员工目标的实现 | 第44-46页 |
第4章 员工行为塑造 | 第46-67页 |
4.1 企业文化与员工行为 | 第46-49页 |
4.1.1 提高员工主体自觉性 | 第47-48页 |
4.1.2 员工的群体行为与工作成果 | 第48-49页 |
4.2 员工行为塑造 | 第49-67页 |
4.2.1 管理中心理机制的运用 | 第49-53页 |
4.2.2 建立优秀的企业价值观 | 第53-58页 |
4.2.3 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 第58-61页 |
4.2.4 企业管理文化建设 | 第61-67页 |
结束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