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多不饱和脂肪酸鱼油的微胶囊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微胶囊技术概论 | 第8-13页 |
·微胶囊的基本概念 | 第8页 |
·微胶囊化的作用 | 第8页 |
·微胶囊化的方法 | 第8-12页 |
·微胶囊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微胶囊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 第13页 |
·复合凝聚微胶囊 | 第13-15页 |
·复合凝聚法的原理 | 第13-14页 |
·复合凝聚微胶囊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复合凝聚微胶囊的应用 | 第15页 |
·鱼油的微胶囊化 | 第15-17页 |
·鱼油的生理功能 | 第15-16页 |
·鱼油微胶囊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和意义 | 第17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复合凝聚法制备鱼油微胶囊 | 第18-30页 |
·前言 | 第18页 |
·材料和设备 | 第18-19页 |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18页 |
·主要设备 | 第18-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胶体的复合凝聚现象 | 第19页 |
·微胶囊的制备 | 第19-20页 |
·微胶囊形态的观测 | 第20页 |
·微胶囊粒径的测定 | 第20页 |
·产品性能的检测 | 第20-21页 |
·谷氨酰胺转氨酶酶活力的测定 | 第2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1-29页 |
·壁材的选择 | 第21-22页 |
·明胶和阿拉伯胶的复合凝聚 | 第22-23页 |
·壁材浓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芯壁比的影响 | 第24-26页 |
·pH值的影响 | 第26-27页 |
·搅拌速度的影响 | 第27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27-28页 |
·固化条件的选择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复合凝聚鱼油微胶囊的性质研究 | 第30-44页 |
·前言 | 第30页 |
·材料和设备 | 第30-31页 |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30-31页 |
·主要设备 | 第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微胶囊的制备工艺 | 第31页 |
·喷雾干燥微胶囊产品理化指标的测定 | 第31-32页 |
·鱼油微胶囊产品稳定性及抗氧化性的研究 | 第32页 |
·微胶囊干燥粉末中鱼油的提取 | 第32页 |
·鱼油过氧化值(POV)的测定 | 第32页 |
·EPA、DHA的保留率的测定 | 第32-33页 |
·二次包埋 | 第33页 |
·GC条件 | 第33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微胶囊的超微结构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3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微胶囊的超微结构 | 第33-34页 |
·微胶囊产品的理化指标 | 第34页 |
·工艺过程中的抗氧化研究 | 第34-36页 |
·微胶囊在80℃水浴中的稳定性及抗氧化性 | 第36-38页 |
·微胶囊在空气中的贮藏稳定性 | 第38-42页 |
·二次包埋微胶囊的超微结构 | 第42页 |
·二次包埋微胶囊产品的理化指标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鱼油微胶囊的风味研究 | 第44-62页 |
·前言 | 第44页 |
·材料和设备 | 第44-45页 |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44页 |
·主要设备 | 第44-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微胶囊的制备工艺 | 第45页 |
·喷雾干燥 | 第45页 |
·真空干燥 | 第45页 |
·冷冻干燥 | 第45页 |
·SPME-GC-MS条件 | 第45页 |
·营养强化牛奶的制备 | 第45-46页 |
·感官评定方法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60页 |
·鱼油及微胶囊化鱼油中产生鱼腥味的挥发性物质 | 第46-50页 |
·鱼油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50-52页 |
·微胶囊化鱼油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52-54页 |
·不同干燥方法对微胶囊化鱼油的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第54-60页 |
·鱼油微胶囊产品的感官评定 | 第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