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初级阶段汉字部件频率例表”的生成及使用法探索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1 导论第9-14页
   ·问题提出第9-10页
   ·选题意义第10-11页
   ·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内对外汉字部件教学法的提出及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国外对于汉字教学及部件教学法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2 理论依据第14-17页
   ·汉字构形学第14页
   ·部件在汉字认知中的重要地位第14-15页
   ·部件教学法的重要性第15-17页
3 “初级阶段汉字部件拆分例表”的生成及分析第17-27页
   ·“初级阶段汉字频率例表”的得出和分析第17-18页
   ·“初级阶段部件拆分例表”生成第18-24页
     ·部件拆分的主要依据第18-21页
     ·部件拆分的认知理论基础第21-24页
   ·对“初级阶段部件拆分例表”的分析第24-27页
     ·语音表征、语义表征和符号表征第24-25页
     ·加和性汉字和非加和性汉字第25页
     ·整体结合力第25-26页
     ·加和性和整体结合力的关系第26-27页
4“初级阶段汉字部件频率例表”的生成和使用第27-42页
   ·部件的归并、统计第27-28页
     ·部件的频率统计第27页
     ·部件的合并第27页
     ·结构相似部件对举第27-28页
   ·部件的命名第28-29页
   ·对“初级阶段汉字部件频率例表”的分析及结论第29-33页
     ·部件的数量第29页
     ·部件的特征第29-30页
     ·部件的频率第30-31页
     ·部件的区分第31-33页
   ·使用“初级阶段汉字部件频率例表”应遵循的原则第33-36页
     ·双向平行模式加工原则第33-34页
     ·义符频率效应原则第34页
     ·联结结构模型原则第34-35页
     ·系统性原则第35-36页
   ·“初级阶段汉字部件频率例表”的使用第36-42页
     ·意象图式法第36-37页
     ·焦点凸显法第37-38页
     ·信息激活和缺省信息填补法第38-39页
     ·群集记忆法第39页
     ·自动链接法第39-40页
     ·空间结构和方位法第40-42页
5 结语第42-44页
   ·本文所完成的工作第42-43页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附录 A第46-48页
附录 B第48-51页
附录 C第51-55页
附录 D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词语背景下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研究
下一篇:从关联顺应模式研究我国电视谈话节目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