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7-9页 |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 ·选题目的 | 第8页 |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国外的相关研究 | 第9-10页 |
| ·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2-14页 |
| ·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27页 |
| ·激励理论 | 第15-21页 |
| ·激励概述 | 第15-16页 |
| ·激励理论综述 | 第16-21页 |
| ·社会交换理论 | 第21-22页 |
| ·心理契约理论 | 第22-27页 |
| ·心理契约的概念 | 第22-23页 |
| ·心理契约的特点 | 第23-25页 |
| ·心理契约的内容和结构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心理契约与激励 | 第27-33页 |
| ·知识型员工概述 | 第27-28页 |
| ·知识型员工的概念 | 第27页 |
| ·知识型员工的特征 | 第27-28页 |
| ·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分析 | 第28-30页 |
| ·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特殊性 | 第28-29页 |
| ·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导入 | 第29-30页 |
| ·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 | 第30-33页 |
| ·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现状分析 | 第30-31页 |
| ·知识型员工激励方面的难点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调查研究 | 第33-41页 |
| ·心理契约问卷的设计 | 第33页 |
|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33-35页 |
| ·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 | 第33-34页 |
| ·效度分析 | 第34-35页 |
| ·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实证分析 | 第35-39页 |
| ·我国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维度的分析 | 第35-36页 |
| ·我国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内容的分析 | 第36-38页 |
| ·我国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特殊性分析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五章 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履行和违背过程浅析 | 第41-47页 |
| ·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一般形成过程 | 第41-42页 |
| ·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创建的影响因素 | 第42-43页 |
| ·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履行和违背 | 第43-47页 |
| 第六章 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 | 第47-57页 |
| ·从心理契约角度探析激励知识型员工的主要因素 | 第47-50页 |
| ·个体成长 | 第47-48页 |
| ·工作内容 | 第48页 |
| ·业务参与 | 第48-49页 |
| ·薪酬福利管理 | 第49页 |
| ·企业文化 | 第49-50页 |
| ·情感和沟通 | 第50页 |
| ·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 | 第50-55页 |
| ·个体成长与发展激励 | 第50-51页 |
| ·工作内容的创新激励 | 第51-52页 |
| ·业务参与和授权激励 | 第52-53页 |
| ·薪酬福利的激励 | 第53页 |
| ·培训激励 | 第53-54页 |
| ·文化激励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 附录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