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发动机论文--往复式发动机论文--部件、零件论文--配气机构论文

高镍球铁凝固特性及组织形成规律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前言第8-18页
    1.1 汽车排气歧管材料的发展沿革第8-9页
        1.1.1 排气歧管用铸铁材料第8-9页
        1.1.2 排气歧管用耐热不锈钢第9页
    1.2 高镍球铁研究进展第9-14页
        1.2.1 高镍球铁标准牌号及化学成分第10-11页
        1.2.2 高镍球铁的组织与性能第11-13页
        1.2.3 高镍球铁的铸造性能第13-14页
    1.3 着色腐蚀技术第14-17页
        1.3.1 着色腐蚀技术原理第14-16页
        1.3.2 着色腐蚀技术研究现状第16页
        1.3.3 着色腐蚀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第16-17页
    1.4 问题的提出第17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内容第17-18页
2 研究条件及方法第18-26页
    2.1 试验材料第18-19页
        2.1.1 化学成分第18页
        2.1.2 试样规格第18-19页
    2.2 研究方案第19页
    2.3 研究步骤及方法第19-23页
        2.3.1 合金熔炼第19-20页
        2.3.2 浇注第20页
        2.3.3 制样第20-21页
        2.3.4 微观组织分析第21-23页
        2.3.5 力学性能测试第23页
    2.4 着色腐蚀方法第23-24页
        2.4.1 着色腐蚀装置第23页
        2.4.2 着色腐蚀工艺第23-24页
        2.4.3 腐蚀试剂选择及腐蚀参数确定第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6页
3 着色腐蚀技术与高镍球铁彩色金相特征第26-34页
    3.1 多种腐蚀条件下高镍球铁组织第26-31页
    3.2 焦亚硫酸盐试剂的着色机理第31-32页
    3.3 腐蚀工艺与高镍球铁彩色金相组织的关系第32-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4 高镍球铁的凝固过程及凝固组织第34-54页
    4.1 高镍球铁的初生凝固第34-36页
    4.2 高镍球铁的共晶凝固第36-40页
        4.2.1 晕圈枝晶第37-38页
        4.2.2 缓冷枝晶第38-40页
    4.3 高镍球铁共晶末期LTF区的凝固特点第40-48页
        4.3.1 晶间碳化物的形成第41-44页
        4.3.2 畸形石墨的形成第44-46页
        4.3.3 显微缩松的形成第46-48页
    4.4 高镍球铁的凝固特性第48-49页
    4.5 高镍球铁中合金元素的偏析行为第49-51页
    4.6 本章小结第51-54页
5 冷却速率对高镍球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第54-64页
    5.1 冷却速率对高镍球铁组织的影响第54-59页
        5.1.1 冷速对奥氏体枝晶的影响第54-56页
        5.1.2 冷速对球状石墨的作用规律第56-58页
        5.1.3 冷速与晶间碳化物的相关性第58-59页
    5.2 冷却速率对高镍球铁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9-62页
        5.2.1 抗拉强度第59-60页
        5.2.2 硬度第60-61页
        5.2.3 冲击功第61-62页
    5.3 本章小结第62-64页
6 结论第64-66页
致谢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在校所获奖励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效应研究
下一篇:基于领域模型的MES业务构件识别与可视化实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