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2页 |
1.1 罗非鱼的产业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1.1 罗非鱼的养殖及生理特性 | 第11页 |
1.1.2 罗非鱼的营养价值及经济意义 | 第11-12页 |
1.2 水产品的保鲜技术 | 第12-17页 |
1.2.1 物理保鲜 | 第13-15页 |
1.2.2 化学保鲜 | 第15-16页 |
1.2.3 生物保鲜 | 第16-17页 |
1.3 龙须菜的开发应用 | 第17-18页 |
1.3.1 龙须菜的生理特性及加工应用现状 | 第17-18页 |
1.3.2 龙须菜寡糖的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 第18页 |
1.4 水产品鲜度评价方法 | 第18-21页 |
1.4.1 物理方法 | 第18-20页 |
1.4.2 化学方法 | 第20-21页 |
1.4.3 微生物方法 | 第21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31页 |
2.1 材料 | 第22-24页 |
2.1.1 原材料 | 第22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2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24页 |
2.1.4 实验所用主要溶液与配制方法 | 第24页 |
2.2 方法 | 第24-31页 |
2.2.1 小鼠前处理及灌胃 | 第24-25页 |
2.2.2 血液及生化指标检测 | 第25-26页 |
2.2.3 病理及组织病理学检查 | 第26-27页 |
2.2.4 罗非鱼片保鲜处理 | 第27页 |
2.2.5 感官评价 | 第27-28页 |
2.2.6 质构的测定 | 第28页 |
2.2.7 菌落总数的测定 | 第28页 |
2.2.8 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 第28页 |
2.2.9 K值的测定 | 第28-30页 |
2.2.10 甲胺的测定 | 第30页 |
2.2.11 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第3章 结果分析 | 第31-53页 |
3.1 龙须菜寡糖的亚急性毒性实验 | 第31-41页 |
3.1.1 临床观察 | 第31-35页 |
3.1.2 病理检查 | 第35-36页 |
3.1.3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第36-40页 |
3.1.4 研究工作偏离情况的说明 | 第40页 |
3.1.5 小结 | 第40-41页 |
3.2 龙须菜寡糖对罗非鱼片的保鲜研究 | 第41-47页 |
3.2.1 龙须菜寡糖对罗非鱼片感官指标的影响 | 第41页 |
3.2.2 龙须菜寡糖对罗非鱼片质构特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3.2.3 龙须菜寡糖对罗非鱼片菌落总数的影响 | 第43-44页 |
3.2.4 龙须菜寡糖对罗非鱼片挥发性盐基氮的影响 | 第44-45页 |
3.2.5 龙须菜寡糖对罗非鱼片K值的影响 | 第45页 |
3.2.6 龙须菜寡糖对罗非鱼片甲胺的影响 | 第45-46页 |
3.2.7 小结 | 第46-47页 |
3.3 龙须菜寡糖复配剂对罗非鱼片的保鲜研究 | 第47-53页 |
3.3.1 龙须菜寡糖复配剂对罗非鱼片感官指标的影响 | 第47页 |
3.3.2 龙须菜寡糖复配剂对罗非鱼片质构特性的影响 | 第47-49页 |
3.3.3 龙须菜寡糖复配剂对罗非鱼片菌落总数的影响 | 第49-50页 |
3.3.4 龙须菜寡糖复配剂对罗非鱼片挥发性盐基氮的影响 | 第50-51页 |
3.3.5 龙须菜寡糖复配剂对罗非鱼片K值的影响 | 第51-52页 |
3.3.6 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