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9-19页 |
1.1 雪莲果概况 | 第9页 |
1.2 雪莲果主要功能成分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1 糖类 | 第9页 |
1.2.2 酚类 | 第9-10页 |
1.2.3 类黄酮 | 第10页 |
1.2.4 萜类 | 第10页 |
1.2.5 其他 | 第10页 |
1.3 雪莲果的功能性质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酚类物质的抗氧化能力 | 第11页 |
1.3.2 雪莲果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11页 |
1.3.3 抗癌能力 | 第11-12页 |
1.3.4 降血糖活性 | 第12-13页 |
1.4 多糖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4.1 多糖的提取技术 | 第13-14页 |
1.4.2 多糖纯化技术 | 第14-15页 |
1.4.3 多糖的结构鉴定 | 第15-16页 |
1.4.4 多糖生理活性 | 第16-17页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6.1 雪莲果多糖提取的工艺优化 | 第17-18页 |
1.6.2 雪莲果多糖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第18页 |
1.6.3 雪莲果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18-19页 |
2 雪莲果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 第19-2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2.1.1 材料与试剂 | 第19页 |
2.1.2 仪器 | 第19页 |
2.1.3 试验方法 | 第19-20页 |
2.1.4 响应面法对雪莲果提取工艺优化 | 第20页 |
2.1.5 雪莲果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20-21页 |
2.1.6 数据分析 | 第21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8页 |
2.2.1 单因素试验对雪莲果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21-24页 |
2.2.2 响应面优化微波辅助提取雪莲果多糖 | 第24-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雪莲果粗多糖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 | 第29-3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3.1.1 材料与试剂 | 第29页 |
3.1.2 仪器与设备 | 第29页 |
3.1.3 试验方法 | 第29-31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8页 |
3.2.1 Sevag法除蛋白对雪莲果粗多糖和蛋白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2 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对雪莲果粗多糖和色素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3 雪莲果多糖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 | 第33-34页 |
3.2.4 雪莲果凝胶柱层析分离 | 第34页 |
3.2.5 雪莲果多糖UV光谱 | 第34-35页 |
3.2.6 雪莲果多糖分子量分析 | 第35页 |
3.2.7 雪莲果多糖FT-IR分析 | 第35-36页 |
3.2.8 雪莲果多糖13C-NMR分析 | 第36-37页 |
3.2.9 雪莲果多糖SEM分析 | 第37-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雪莲果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39-4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4.1.1 材料与试剂 | 第39页 |
4.1.2 仪器与设备 | 第39页 |
4.1.3 试验方法 | 第39-40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4.2.1 还原能力 | 第40-41页 |
4.2.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 第41-42页 |
4.2.3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第42-43页 |
4.2.4 OH自由基清除能力 | 第43-4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5.1 结论 | 第45页 |
5.2 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