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1.3 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 1.3.1 政策工具研究 | 第13-16页 | 
| 1.3.2 教育政策研究 | 第16-18页 | 
| 1.3.3 研究述评 | 第18-19页 | 
| 1.4 研究设计 | 第19-22页 | 
| 1.4.1 研究起点 | 第19页 | 
| 1.4.2 重要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 1.4.3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 1.4.4 内容结构 | 第20-22页 | 
| 第2章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发展历程与特点 | 第22-28页 | 
| 2.1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 | 第22-25页 | 
| 2.1.1 1949年至1977年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曲折发展时期 | 第22-23页 | 
| 2.1.2 1978年至1984年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恢复与发展时期 | 第23-24页 | 
| 2.1.3 1985年至今,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特色化成熟发展时期 | 第24-25页 | 
| 2.2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特点 | 第25-28页 | 
| 2.2.1 政策支持不断合理化 | 第25-26页 | 
| 2.2.2 政策取向由全面倾向到特殊转变 | 第26-27页 | 
| 2.2.3 政策更注重宣传 | 第27-28页 | 
| 第3章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文本分析 | 第28-53页 | 
| 3.1 政策文本选择 | 第28-29页 | 
| 3.2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文本外部属性分析 | 第29-35页 | 
| 3.2.1 政策数量的时间分布情况 | 第30-33页 | 
| 3.2.2 政策发布主体的分布情况 | 第33-34页 | 
| 3.2.3 政策文本类型的分布情况 | 第34-35页 | 
| 3.3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 | 第35-43页 | 
| 3.3.1 政策工具X维度构建 | 第36-38页 | 
| 3.3.2 少数民族教育Y维度构建 | 第38-43页 | 
| 3.3.3 二维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43页 | 
| 3.4 定义分析单元与类目 | 第43-45页 | 
| 3.5 信度和效度 | 第45-46页 | 
| 3.6 频数统计分析 | 第46-53页 | 
| 3.6.1 政策工具维度频数描述 | 第49-50页 | 
| 3.6.2 民族教育政策体系管理维度分析 | 第50-53页 | 
| 第4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53-75页 | 
| 4.1 研究结论 | 第53-64页 | 
| 4.1.1 政策执行过多运用政府权威性资源 | 第53-55页 | 
| 4.1.2 管理机构职责日渐集中于教育部 | 第55-56页 | 
| 4.1.3 政策工具在教育管理中运用失衡 | 第56-59页 | 
| 4.1.4 政策工具的运用逐渐多元化 | 第59-62页 | 
| 4.1.5 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尚不成熟 | 第62-64页 | 
| 4.2 政策效果讨论 | 第64-71页 | 
| 4.2.1 “少干计划”科研能力分析 | 第66-68页 | 
| 4.2.2 “少干计划”就业意向分析 | 第68-71页 | 
| 4.3 政策工具评价 | 第71-73页 | 
| 4.4 完善建议 | 第73-75页 | 
| 结束语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附录一 | 第81-89页 | 
| 附录二 | 第89-92页 | 
| 附录三 | 第92-95页 |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