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完整性培训评估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技术路线与内容体系 | 第12-15页 |
1.2.1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2.2 内容体系 | 第13-15页 |
1.3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1.3.2 问卷调查法 | 第15-16页 |
1.3.3 专家访谈法 | 第16页 |
1.3.4 实证分析法 | 第16页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20页 |
1.4.1 培训 | 第16-17页 |
1.4.2 培训评估 | 第17-18页 |
1.4.3 培训评估体系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内蒙古移动培训评估的现状分析 | 第20-34页 |
2.1 内蒙古移动培训评估工作的基本概况 | 第20-26页 |
2.1.1 内蒙古移动公司简介 | 第20-23页 |
2.1.2 内蒙古移动人力资源现状 | 第23页 |
2.1.3 内蒙古移动员工培训现状 | 第23-25页 |
2.1.4 内蒙古移动培训评估现状 | 第25-26页 |
2.2 内蒙古移动培训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2.2.1 培训评估理念落后 | 第27页 |
2.2.2 培训评估流程不完整 | 第27-28页 |
2.2.3 培训评估内容不全面 | 第28-29页 |
2.2.4 培训评估主体不完善 | 第29-30页 |
2.2.5 培训评估方式不科学 | 第30-31页 |
2.3 内蒙古移动培训评估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31-34页 |
2.3.1 对培训评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第31页 |
2.3.2 尚未建立完善的培训评估体系 | 第31-32页 |
2.3.3 缺乏培训评估方面的专业人才 | 第32页 |
2.3.4 培训评估工作本身的复杂性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内蒙古移动完整性培训评估体系的提出依据 | 第34-43页 |
3.1 构建完整性培训评估体系的现实依据 | 第34-38页 |
3.1.1 构建完整性培训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 第34-36页 |
3.1.2 构建完整性培训评估体系的重要性 | 第36-38页 |
3.2 构建完整性培训评估体系的理论依据 | 第38-43页 |
3.2.1 树立全程式培训评估理念 | 第38-39页 |
3.2.2 搭建完整性培训评估模型 | 第39-43页 |
第四章 内蒙古移动完整性培训评估体系的构建思路 | 第43-58页 |
4.1 完整性培训评估体系的基础工作 | 第43-46页 |
4.1.1 确定培训评估方法维度 | 第43-45页 |
4.1.2 制定培训课程分类标准 | 第45-46页 |
4.2 完整性培训评估体系的内容模块 | 第46-58页 |
4.2.1 培训需求评估 | 第46-50页 |
4.2.2 培训实施评估 | 第50-53页 |
4.2.3 培训收益评估 | 第53-58页 |
第五章 内蒙古移动完整性培训评估体系的实施保障 | 第58-70页 |
5.1 完整性培训评估体系实施的机制保障 | 第59-63页 |
5.1.1 完善培训激励机制 | 第59-60页 |
5.1.2 建立评估反馈机制 | 第60-61页 |
5.1.3 建立培训项目档案 | 第61-62页 |
5.1.4 建立培训责任制度 | 第62页 |
5.1.5 构建风险防范机制 | 第62-63页 |
5.2 完整性培训评估体系实施的基础保障 | 第63-67页 |
5.2.1 选择合适的培训评估人员 | 第63-64页 |
5.2.2 建立实用的培训资源网络 | 第64-66页 |
5.2.3 与培训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 第66-67页 |
5.3 完整性培训评估体系实施的文化保障 | 第67-70页 |
5.3.1 转变落后的培训评估观念 | 第67-68页 |
5.3.2 积极打造学习型组织文化 | 第68页 |
5.3.3 营造利于培训成果转化的氛围 | 第68-70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