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的语法化轨迹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对象 | 第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客”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关于语法化的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关于“客”的研究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13页 |
1.3.1 使用的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2 语料来源 | 第13页 |
1.4 本文研究的突破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3-15页 |
1.4.1 本文的突破点 | 第13页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客”词义变化的发展历程 | 第15-19页 |
第三章 “客”从名词向词缀的转变 | 第19-25页 |
3.1 词缀和类词缀的定位 | 第20-22页 |
3.2 “客”的定位 | 第22-24页 |
3.3 小结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客”从词缀向语法标记的转变 | 第25-29页 |
4.1 语缀的性质及特点 | 第25-26页 |
4.2 “客4”的定位 | 第26页 |
4.3 名词化标记“客” | 第26-28页 |
4.4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五章 “客”发生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 第29-33页 |
5.1 语法化最本质的特征 | 第29页 |
5.1.1 语法化的单向性 | 第29页 |
5.1.2 语法化的高频率与重复性 | 第29页 |
5.2 “客”语法化的外部动因 | 第29-31页 |
5.2.1 时间和地域因素 | 第29-30页 |
5.2.2 社会背景因素 | 第30页 |
5.2.3 商业的推进 | 第30-31页 |
5.3 “客”语法化的内部动因 | 第31-32页 |
5.3.1 语言接触 | 第31页 |
5.3.2 社会文化心理模式(主观性) | 第31-32页 |
5.3.3 语用推理模式 | 第32页 |
5.4 小结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后记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