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2页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4页 |
一、“夏布绣文化”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 | 第14-17页 |
(一) 开发“夏布绣文化”美术课程的依据 | 第14页 |
(二) “夏布绣文化”资源概述 | 第14-17页 |
二、“夏布绣文化”美术课程资源的提炼 | 第17-25页 |
(一) 夏布绣的载体 | 第17-19页 |
1. 生活用品 | 第17-19页 |
2. 艺术刺绣 | 第19页 |
(二) 夏布绣的图案分类及特点 | 第19-22页 |
1. 植物类图案 | 第20页 |
2. 动物类图案 | 第20-21页 |
3. 人物类图案 | 第21-22页 |
(三) 夏布绣的色彩特点 | 第22-23页 |
1. 在生活用品上的色彩搭配 | 第22-23页 |
2. 在艺术刺绣上的色彩搭配 | 第23页 |
(四) 夏布绣的图案造型特点 | 第23-25页 |
1. 程式性造型 | 第23-24页 |
2. 剪影性造型 | 第24页 |
3. 夸张性造型 | 第24-25页 |
三、“夏布绣文化”资源美术课程的教学实践方案 | 第25-45页 |
(一) 初识夏布绣:知识性学习和欣赏 | 第25-32页 |
1. 视频展示夏布绣的魅力 | 第25-26页 |
2. 小组活动了解夏布绣的特点 | 第26-31页 |
3. 课外延伸增强传承意识 | 第31-32页 |
4. 教师小结 | 第32页 |
(二) 走进夏布绣博物馆:厚重历史增强民族自信 | 第32-39页 |
1. 新余夏布绣博物馆藏品特色 | 第32-33页 |
2. 制定进馆参观学习的方案 | 第33-34页 |
3. 夏布绣博物馆学习过程的描述 | 第34-38页 |
4. 参观小结 | 第38-39页 |
(三) 夏布绣我绣:在实践中学艺术 | 第39-44页 |
1. 小组交流 | 第39-40页 |
2. 创造个性作品 | 第40-41页 |
3. 展示与点评 | 第41-43页 |
4. 课堂小结 | 第43-44页 |
(四) 单元课程小结 | 第44-45页 |
四、“夏布绣文化”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效果及分析 | 第45-47页 |
(一) “夏布绣文化”美术课程资源实施效果分析 | 第45页 |
(二) 从学生上课前后对夏绣的认识转变上分析 | 第45-46页 |
(三) 从社会支持程度分析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