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困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以鄢陵县一高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三、研究状况 | 第11-15页 |
(一)有关学困生的研究 | 第11-13页 |
(二)有关学习兴趣的研究 | 第13-15页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5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分析及理论依据 | 第17-25页 |
1.1 概念的界定、分析 | 第17-19页 |
1.1.1 学困生的概念 | 第17页 |
1.1.2 学困生的分析 | 第17-19页 |
1.1.3 学习兴趣 | 第19页 |
1.2 理论依据 | 第19-25页 |
1.2.1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9-21页 |
1.2.2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第21页 |
1.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1-23页 |
1.2.4 掌握学习理论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高中学困生历史学习兴趣现状调研 | 第25-29页 |
2.1 调查对象选取 | 第25-26页 |
2.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6-27页 |
2.3 培养高中学困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影响高中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因素 | 第29-35页 |
3.1 主观因素 | 第29-31页 |
3.1.1 学习态度不端正,有强烈的逆反心理 | 第29-30页 |
3.1.2 独立意识薄弱,缺乏自信心 | 第30页 |
3.1.3 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世界观尚未成熟 | 第30页 |
3.1.4 学习动机不足,意志力薄弱 | 第30-31页 |
3.2 客观因素 | 第31-35页 |
3.2.1 学校因素 | 第31-32页 |
3.2.2 家庭因素 | 第32-33页 |
3.2.3 社会因素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培养高中学困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措施 | 第35-45页 |
4.1 学生层面措施 | 第35-38页 |
4.1.1 培养学困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 第35-36页 |
4.1.2 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 | 第36-37页 |
4.1.3 增强学困生历史学习的动机 | 第37页 |
4.1.4 培养学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 第37-38页 |
4.2 教师层面措施 | 第38-42页 |
4.2.1 设计精彩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 第39页 |
4.2.2 因材施教 | 第39-40页 |
4.2.3 采用情感教学,构建和谐课堂 | 第40-41页 |
4.2.4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 第41-42页 |
4.3 学校家庭层面措施 | 第42-45页 |
4.3.1 校园建设 | 第42页 |
4.3.2 家校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A 关于学生历史学习的问卷调查 | 第49-52页 |
附录B 教师访谈问题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