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11页 |
1.1.1 期中成绩数据分析 | 第8-9页 |
1.1.2 对部分中学化学教师的访谈分析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关于微粒观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化学基本观念 | 第11-12页 |
1.2.2 化学微粒观的基本内容 | 第12-13页 |
1.2.3 微粒观构建的教学意义和策略 | 第13-14页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的 | 第14-18页 |
第二章 初中化学课程中的微粒观 | 第18-26页 |
2.1 微粒观在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内涵 | 第18-19页 |
2.2 初中化学教材中微粒观的具体体现 | 第19-23页 |
2.3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关微粒观的编排特点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初中学生微粒观水平的调研以及构建的教学策略 | 第26-36页 |
3.1 学生微粒观认知水平的调研 | 第26-29页 |
3.1.1 初三学生对于微粒观认知水平的前测 | 第26-28页 |
3.1.2 对初三学生微粒观认知情况结果的分析 | 第28-29页 |
3.2 围绕微粒观为核心,展开教材内容 | 第29页 |
3.3 以分子原子概念为基础,促进微粒观的形成 | 第29-30页 |
3.4 透过现象看本质,实现宏观与微观的动态转换 | 第30-31页 |
3.5 联系生活创设真实情境,培养微观意识 | 第31-32页 |
3.6 引导学生开展有关微粒的化学实验,动手动脑相结合 | 第32-33页 |
3.7 通过分子模型展示,展开联想 | 第33页 |
3.8 多种方法促进观念建构 | 第33-36页 |
第四章 基于微粒观建构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效果 | 第36-44页 |
4.1 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 | 第36-39页 |
4.2 教学设计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 第39-42页 |
4.3 教学效果 | 第42-4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A 课堂测试 | 第48-50页 |
附录 B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