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2.1 组织忠诚的内涵 | 第19-21页 |
2.1.1 组织忠诚的历史溯源 | 第19页 |
2.1.2 主要理论观点 | 第19-20页 |
2.1.3 本文对组织忠诚的界定 | 第20-21页 |
2.2 组织忠诚的结构 | 第21-22页 |
2.2.1 从单因素到多因素 | 第21页 |
2.2.2 双因素结构模型 | 第21页 |
2.2.3 三因素结构模型 | 第21页 |
2.2.4 其他模型结构 | 第21-22页 |
2.3 组织忠诚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2-23页 |
2.3.1 个人因素 | 第22页 |
2.3.2 企业因素 | 第22-23页 |
2.3.3 社会因素 | 第23页 |
2.4 组织忠诚的量度 | 第23-24页 |
2.5 员工忠诚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2.5.1 马斯洛需求理论 | 第24页 |
2.5.2 社会交换理论 | 第24-25页 |
2.5.3 双因素理论 | 第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中秦兴龙工业集团员工组织忠诚测评 | 第26-43页 |
3.1 集团概况 | 第26-29页 |
3.1.1 规模及性质 | 第26-27页 |
3.1.2 分公司概况 | 第27页 |
3.1.3 地理位置 | 第27-28页 |
3.1.4 集团组织结构 | 第28-29页 |
3.2 人力资源管理情况 | 第29-31页 |
3.2.1 员工组成结构分析 | 第29-31页 |
3.2.2 员工离职情况 | 第31页 |
3.3 集团组织忠诚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3.3.1 组织忠诚水平下降的表现 | 第31-32页 |
3.3.2 组织忠诚下降产生的影响 | 第32页 |
3.4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32-35页 |
3.4.1 问卷调查设计原则 | 第33页 |
3.4.2 问卷设计过程 | 第33页 |
3.4.3 测评指标的确定 | 第33-35页 |
3.4.4 问卷调查的实施 | 第35页 |
3.5 调查样本统计特征分析 | 第35-42页 |
3.5.1 问卷调查总体样本结构分析 | 第36-37页 |
3.5.2 信度分析 | 第37-38页 |
3.5.3 相关性分析 | 第38页 |
3.5.4 组织忠诚水平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8-39页 |
3.5.5 不同影响因素的方差分析 | 第39-41页 |
3.5.6 影响组织忠诚的企业内部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1-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中秦兴龙工业集团员工组织忠诚水平下降的原因分析 | 第43-54页 |
4.1 员工的个人因素对组织忠诚的影响 | 第43-48页 |
4.1.1 性别对员工组织忠诚水平的影响 | 第43页 |
4.1.2 年龄对员工组织忠诚水平的影响 | 第43-45页 |
4.1.3 服务年限对员工组织忠诚水平的影响 | 第45-46页 |
4.1.4 岗位类型对员工组织忠诚水平的影响 | 第46-48页 |
4.2 组织忠诚水平企业内部因素影响因素 | 第48-51页 |
4.2.1 人才招聘与配置 | 第48页 |
4.2.2 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 第48-50页 |
4.2.3 薪酬管理 | 第50页 |
4.2.4 员工关系 | 第50-51页 |
4.2.5 企业文化的建设 | 第51页 |
4.2.6 企业发展前景 | 第51页 |
4.3 社会因素 | 第51-52页 |
4.3.1 来自外部企业的诱惑 | 第51-52页 |
4.3.2 市场化的就业机制 | 第52页 |
4.3.3 相关法制的缺失 | 第52页 |
4.4 行业因素影响 | 第52-53页 |
4.4.1 利润空间压缩 | 第52页 |
4.4.2 行业竞争加剧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提升中秦兴龙工业集团员工组织忠诚水平的建议 | 第54-64页 |
5.1 指导思想 | 第54页 |
5.2 总体思路 | 第54-55页 |
5.3 组织环境层面 | 第55-57页 |
5.3.1 展示良好的企业愿景 | 第55-56页 |
5.3.2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第56-57页 |
5.3.3 完善的沟通机制,营造忠诚的组织氛围 | 第57页 |
5.4 完善员工的选、育、用、留制度 | 第57-63页 |
5.4.1 建立完善的选聘机制 | 第57-58页 |
5.4.2 建立立体、动态的培训体系 | 第58页 |
5.4.3 建立合理有效的薪酬体系 | 第58-62页 |
5.4.4 建立系统的绩效体系 | 第62-63页 |
5.5 建立员工组织忠诚预警机制 | 第6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