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0-18页 |
1.阐释学翻译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2.《儒林外史》翻译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3.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4.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阐释学翻译理论概述 | 第18-21页 |
(一) 阐释学翻译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第18-19页 |
(二) 阐释学理论对翻译的阐释 | 第19-21页 |
二、《儒林外史》中文化负载词承载的文化信息及其翻译 | 第21-37页 |
(一) 与科举考试相关的文化负载词 | 第21-23页 |
(二) 表称呼的文化负载词 | 第23-28页 |
(三) 表示婚、丧风俗习惯的文化负载词 | 第28-32页 |
1.《儒林外史》中涉及婚礼的文化负载词 | 第28-30页 |
2.《儒林外史》中涉及丧葬礼俗的文化负载词 | 第30-32页 |
(四) 表委婉的文化负载词 | 第32-37页 |
1.表示死亡的委婉语 | 第32-35页 |
2.其他类别委婉语 | 第35-37页 |
三、《儒林外史》俄译本中文化信息亏损问题 | 第37-50页 |
(一) 文化亏损的范围 | 第37-44页 |
1.绝对文化亏损 | 第37-41页 |
2.显性文化亏损 | 第41-43页 |
3.隐性文化亏损 | 第43-44页 |
(二) 文化信息亏损的原因 | 第44-50页 |
1.中俄文化差异 | 第45-46页 |
2.译者因素 | 第46-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