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1.1.1 新宪章的颁布 | 第11页 |
1.1.2 新课标的颁布与核心素养的提出 | 第11-12页 |
1.1.3 地理教学的需要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6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3 研究评述 | 第19-20页 |
1.4 研究的内容、基本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1.4.1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20页 |
1.4.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20-21页 |
1.4.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1.5 研究特色 | 第23-25页 |
第2章 地理教学生活化内涵与相关理论基础 | 第25-31页 |
2.1 地理教学生活化内涵分析 | 第25-27页 |
2.1.1 教学生活化的涵义 | 第25-26页 |
2.1.2 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涵义 | 第26-27页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第27-31页 |
2.2.1 教育学相关理论 | 第27-28页 |
2.2.2 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 | 第28-29页 |
2.2.3 新课标理念 | 第29-30页 |
2.2.4 地理教学论 | 第30-31页 |
第3章 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分析 | 第31-53页 |
3.1 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问卷调查的设计 | 第31-32页 |
3.1.1 调查目的 | 第31页 |
3.1.2 调查对象 | 第31页 |
3.1.3 调查问卷的内容 | 第31-32页 |
3.2 问卷的发放及回收情况 | 第32-33页 |
3.3 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问卷分析 | 第33-51页 |
3.3.1 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 | 第33-41页 |
3.3.2 针对教师的问卷分析 | 第41-51页 |
3.4 调查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3.4.1 学生和教师对地理教学生活化的认可度较高 | 第51页 |
3.4.2 学生缺乏在生活中缺乏对地理知识的实践运用 | 第51页 |
3.4.3 需要加强对生活素材的探索和积累 | 第51页 |
3.4.4 教学过程亟待改善 | 第51-52页 |
3.4.5 缺乏对作业的设计利用 | 第52页 |
3.4.6 学生评价过于片面化 | 第52-53页 |
第4章 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 第53-71页 |
4.1 教学素材生活化 | 第53-60页 |
4.1.1 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起共鸣 | 第53-55页 |
4.1.2 紧贴学生兴趣点,激发学生兴趣 | 第55-57页 |
4.1.3 利用影视资源,吸引学生眼球 | 第57-58页 |
4.1.4 利用时事热点,展开教学内容 | 第58-60页 |
4.2 教学过程情境化 | 第60-64页 |
4.2.1 创设生活情境实现地理教学生活化 | 第60-62页 |
4.2.2 利用问题情境实现地理教学生活化 | 第62-63页 |
4.2.3 利用活动情境实现地理教学生活化 | 第63-64页 |
4.3 课后作业实践化 | 第64-66页 |
4.4 学生评价发展化 | 第66-68页 |
4.5 师生关系生活化 | 第68-71页 |
第5章 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策略实施案例 | 第71-87页 |
5.1 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策略实施案例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第71-75页 |
5.1.1 教学目标 | 第71-72页 |
5.1.2 教学重难点 | 第72页 |
5.1.3 教学过程 | 第72-75页 |
5.1.4 案例中的策略应用分析 | 第75页 |
5.2 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策略实施案例二:《城市化》 | 第75-79页 |
5.2.1 教学目标 | 第75-76页 |
5.2.2 教学重难点 | 第76页 |
5.2.3 教学过程 | 第76-79页 |
5.2.4 案例中的策略应用分析 | 第79页 |
5.3 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策略实施案例三:《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第79-83页 |
5.3.1 教学目标 | 第79-80页 |
5.3.2 教学重难点 | 第80页 |
5.3.3 教学过程 | 第80-82页 |
5.3.4 案例中的策略应用分析 | 第82-83页 |
5.4 地理教学生活化策略实施案例综合分析 | 第83-84页 |
5.5 策略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 第84-87页 |
5.5.1 注意生活性与地理性的结合 | 第84-85页 |
5.5.2 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 | 第85页 |
5.5.3 引导学生全员参与 | 第85-87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87-8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附录 | 第93-99页 |
致谢 | 第99-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101页 |